想起母亲 鲍山宏 七月的一天,天公作美,太阳好像也歇双休日去了,轻风拂来,垂钓者更是心旷神怡。 围塘而钓的四个人,不一会儿都有较满意的收获,其中胡局长钓得最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19 模拟题
想起母亲 鲍山宏 |
七月的一天,天公作美,太阳好像也歇双休日去了,轻风拂来,垂钓者更是心旷神怡。 围塘而钓的四个人,不一会儿都有较满意的收获,其中胡局长钓得最多,林雄乐得一个劲地在心中祈祷:太阳不要露脸,满塘的鱼都贪嘴,只要让爷高兴就成。 林雄出道10年,在本地的建筑行业已是首屈一指的人物。10年前他从一个小泥水匠干起,挑砖、洗灰、砌墙,脏活累活啥都干过。后来老板看重他勤劳朴实,把他培养成一个土木工程师。再后来,林雄另起炉灶,办起了自己的建筑公司。真是不尝不知道,一尝吓一跳。 干技术活林雄在行,可与人打起生意场上的交道,林雄就尝尽了苦辣酸辛。接工程要跑,工程验收要跑,讨工程款还是要跑。有道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渐渐地,林雄也跑出了经验,跑出了道道。今天他特地到乡下包了一个鱼塘,专门请M局的胡局长一行来钓鱼,因为M局还欠着他15万元的工程款没有结。香不烧好,菩萨不开口,你拿不到钱也只有干瞪眼。 瞧他们钓得不亦乐乎,林雄心中此时泛起一层层喜悦的波纹。林雄正想着自己的心思,那边同来钓鱼的小车司机扯着嗓子叫了起来。 林雄赶忙跑过去:“司长,有什么指示尽管吩咐。” 小车司机说:“你看,哪来的老婆子,捣什么乱,还让人钓不钓鱼了?” 林雄这才发现,一个身躯佝偻的老太太正在塘边用一根竹竿打捞塘中的水草。林雄一愣,刚才光顾高兴,水塘边多出个人来他也没注意。林雄忙跑了过去。 “老人家,你最好换个地方,别人在钓鱼。你这么一搅和,鱼惊了,就不咬钩了。” 老太太抬起头,一双混浊的眼睛看着林雄说:“我每天都在这塘里打水草的,猪崽等着吃呢。” 那边小车司机又嚷开了;“还不快走,哪来的老家伙,这么讨厌!” 林雄看着老太太花白的头发和满是皱纹的脸,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老人家,这……” 小车司机又大声叫骂;“老家伙,还不快滚!” 林雄忽然鼻子一酸,猛然扭头冲着司机大骂道:“你个混账王八蛋!” 塘边的人都愣住了。林雄抹了把脸,伸手要过老太太手中的竹竿说:“老妈妈,你歇歇,我来给你捞!” 第二天,胡局长让人找来林雄。胡局长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填写好的15万元的支票。 胡局长说:“林老板,钱可以给你,可你要告诉我,你昨天为什么敢发那么大的火,万一事情弄砸了你就不后悔?” 林雄问:“胡局长,你是要我说真话还是说假话?” 胡局长说:“真话,当然是真话。” “胡局长,那时我啥也没考虑,我只想起了我的母亲。” 胡局长听了拍拍林雄的肩膀说:“兄弟,我也是!” 两人的眼睛都湿润了。 1.文章结尾,林雄和胡局长都说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但两人的心态不完全一样,请依据文章内容概述二人的心态。 林雄心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胡局长心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老太太“一双混浊的眼睛”、“花白的头发和满是皱纹的脸”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作者塑造的“林雄”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义?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林雄:想起自己的母亲,可怜、同情这位老母亲,不忍伤害她,对司机言语感到愤懑。 胡局长:想起自己的母亲,受到震动,惭愧、内疚。(意思对即可) 2.①肖像描写,塑造了一位饱经沧桑,至今仍辛勤劳作的老母亲的形象。这个形象触动了林雄内心深处的情感,为下文情节、情感的发展做了铺垫。 ②用老母亲贫弱的形象与小司机的“横”形成反差,促使林雄情感爆发,把小说情节推向高潮。(意对即可) 3.林雄请胡局长钓鱼,希望了结拖欠的工程款,反映了社会的不正之风;但面对小车司机喝斥老太太时,林雄表现出了他的正直、善良(人性可贵的一面)。小说教育人们不要为利忘义,要有正直、善良的心灵;呼吁社会良心和正义。(言之有理即可。答“要孝敬老人”也对。) |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问题。 |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 |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和宋(南北朝时期的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鑢乎。”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正如沈德潜所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转关也。”(《说诗晬语》)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遂达到了诗歌的高潮。 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分离。重性情的,声色不足;求声色的,性情不完。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来是辉煌灿烂的,但其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盛唐,半个世纪而已。 1.下列对中国诗歌自身“调节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调节功能”是指历久不衰的中国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求变的一种特性。 B.其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体现在不断形成新的诗句节奏:五七言取代了四言。 C.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格律的逐渐严密化: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 D.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性情与声色的交互作用,从而使中国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 |
A.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诗越来越僵化。 B.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的缘故。 C.明代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都指出了两代诗风的嬗递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 D.晋宋之间,诗歌转变主要表现在从重写意到重摹象,从启示性语言转向写实性语言两个方面。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中国诗歌能历久不衰,是因为人们在诗歌创作中总是保持探索求新的自身调节的状态。 B.中国诗歌的发展是从自由体走向格律体,后来出现各种技巧被自觉运用的重声色也就不足为奇了。 C.古诗与近体诗的长期并存,说明在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大。 D.从诗歌的发展来看,性情与声色两者只有完美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成就诗歌的灿烂辉煌。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
古村落:要保护,先理解 林 济 |
近年来,古村落的保护越来越受人关注,各级政府、乡村干部和村民也知道古村落的价值,开始采取种种办法加以保护与开发。但是,古村落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呢?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往往公开或私下瞄准其旅游价值。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旅游价值是建立在每个古村落本身文化特性或文化内涵基础之上的,没有对每个古村落本身特性文化意义的理解,开发旅游价值可能就会带来对古村落想当然的重塑,丧失了它们本身的文化价值。 另一方面,常常看到一些从事古村落保护的文化人对这项工作的某些悲观看法。他们一方面竭力保护古村落,一方面私下又认为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和乡村现代化的发展,古村落已经不适应现代人的生产和生活,必然会在不远的将来消失。因而,他们对古村落保护有一种无力或无可奈何的感觉。 古村落果真会消失或逝去吗?如果将它们仅仅看作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一个场所,古村落当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也会在不远的将来失去其作为人们生产生活场所的作用。但是,古村落并非是现代社会人群的生产生活场所,它们所具有的最大价值就是其自身的文化意义:它们是一种文化样式和文化象征,古村落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具有根基性地位,具有永续性价值;理解古村落的文化意义也就是中华文化的一种文化自觉行为,有助于提高人的文化积累与文化素质。 所有这些可以表明,理解古村落是保护它们的前提与核心。 在以往的历史认识中,我们往往将古村落等同于农业文明,而仅仅从农业文明角度理解古村落文化。但是,与我们已有的观念不同,许多古村落主要依靠商业发展起来,遗存至今的古村落精华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商业财富基础之上的。村落文化固然与农业文明密切相关,但它们并不局限于农业文明圈圈内,必须从现场中去理解古村落文化,必须超越从简单的经济层面去理解古村落文化。 而重新认识中国农村文明史并不仅仅是学术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关涉到从事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人怎样理解古村落文化。从事实际的古村落保护组织领导工作的基层干部,他们注意的首先是祠堂,然后是“明代的”和雕刻精致的住宅。他们还不懂得从文化史的整体去认识各种类型的建筑物的历史价值,它们作为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宗教史、教育史、科技史、艺术史等各个文化领域的实物见证和人们寄托记忆和感情的纪念物的价值。所以,书院、商店、水碓等就不被人们注意。如果我们不从现场中去理解古村落,去重新认识中国农村文明史,而是从头脑中的某些观念去判断各种建筑和民俗活动的价值,进而进行所谓的旅游开发,可能只是重塑一个某种观念物化的“古村落”,实际上不可能真正了解古村落文化的旅游价值,更不能奢谈保护古村落文化。 近年来,对古村落保护越来越重视了,古建筑也将会得到越来越好的保护。但是,这些古建筑仅仅是历史记忆的载体,如果没有有关古村落历史的记忆,这些古建筑难道不也只剩下躯壳了吗? 有些从事古村落保护工作的基层干部对村落古建筑历史与故事是完全无知的,甚至为了吸引游客,还胡编乱造了许多有关村落及其建筑的故事。这些根本不能吸引人甚至令人恶心的庸俗的故事,势必会破坏古村落的旅游价值,同时它们也破坏村落古建筑本来所指的意义,给我们传递错误信息,不利于我们理解古村落的意义,从而也就与以理解古村落、促进文化积累与文化自觉的目的相违。 事实上,很多村落古建筑有着许多中国人人伦文化和人性美的故事。这些古建筑及其历史故事的意义本来可以成为我们的文化积累,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提升生活的品质,它们是可以成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因素的,那将是更上一层的进步。 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真正深入现场观察与访谈,研究村落历史文献,才能真正理解古村落所传承的意义。(选自《南方都市报》,有删改)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 ] |
A.古村落一直以来都是社会人群的生产生活场所,直到今天也在发挥这一作用,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 B.许多古村落是依靠商业发展起来的,它们能够保存到今天,当然也和它们建立的商业财富有关。 C.要保护好古村落的文化,学术界和从事古村落保护和开发的人都必须要重新认识中国农村文明史。 D.人们重视古村落中的祠堂和雕刻精致的住宅,忽视书院、商店、水碓等,根本原因是前者更具旅游价值。 E.古村落中的建筑所承载的历史记忆,不仅能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古村落的文化,也更好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积累。 2.以下不属于作者认为要保护古村落的理由的一项是 |
[ ] |
A.古村落具有旅游价值。 B.古村落具有文化价值。 C.古村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具有永续性价值。 D.古村落文化是人的文化积累与文化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 3.作者认为目前对古村落的保护存在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应该要怎样做才能理解古村落?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
“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 王 遐 |
2008年10月7日是重阳节,无数中国老人和家人一起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登高望远,度过了这个和乐的节日。而74岁的吴兰玉老人,却和以往的许多个重阳节一样,独自忙碌了一天,捡回了一大堆废纸箱、饮料瓶。尽管有些疲惫,但是老人的心情很好,因为和以往的许多个重阳节不一样的是,她如此忙碌不再是为了偿还沉重的债务,而仅仅是为了活动活动自己的身子骨。 吴兰玉是原兵团第二钢铁厂的职工家属,她的丈夫李升然、儿子李培川都是钢铁厂的工人。 1990年,刚刚27岁的李培川患上了尿毒症,必须要做肾移植手术,需要10多万的手术费,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因此陷入了极度窘迫的境地。夫妻俩省吃俭用,一点一点给儿子积攒手术费。可是,灾难又一次降临这个不幸的家庭。1995年初,李升然病倒了,被医生确诊为肝癌,仅仅3个月时间,生命就走到了尽头。 吴兰玉陪伴着儿子,继续与病魔抗争着。1996年,医院终于为李培川寻找到了合适的肾源。吴兰玉倾尽所有积蓄,又跟10多个熟人朋友借了5.5万元钱,终于筹足了手术费,给儿子做了肾移植手术。但是,这一切努力并没能挽回李培川的生命,1999年8月,他终因多种脏器功能衰竭而停止了呼吸。 丈夫走了,儿子走了,今后的日子怎么过?数万元借款怎么还?吴兰玉没有念过多少书,但是她明白,欠债就要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 “5万多元哪,不是小数目,你拿啥子还呀?”几十年前和吴兰玉一同从四川来到新疆的好姐妹刘文英忍不住叹气,她对吴兰玉说:“我借给你的钱,你实在还不了,就不用还了。”“我能还。只要我活着,一定会一分不少地还给你。”吴兰玉说,“你放心,我吴兰玉虽然很穷,但也要明事理、讲良心,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对得起大家!” 这以后,吴兰玉便背着一个塑料编织袋行走在街头巷尾,她决定捡废品卖钱来偿还借款。这个没有多少文化、没有什么技能、身高不到1.50米的60多岁的老太太,以孱弱之身、用这样的方式担当起了一个对她来说几乎无法担当的责任。 吴兰玉每天天不亮就出门,黄昏时才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家。收拾好捡来的废品,喘口气儿,煮一碗没有油花的土豆面疙瘩汤,算是吃了一天里的一顿正餐。第二天早早出门,把废品背到收购站卖掉,将换得的几元钱小心掖好,接着走街串巷……她就这样风雨无阻地捡拾着废品,重复着一个又一个艰辛、凄苦的日子。 在附近居民区开着一个小商店的姐妹唐坤莲给吴兰玉借了1.2万元钱,她的女儿后来也患了重病。知道吴兰玉的难处,唐坤莲没有上门催款。吴兰玉闻讯后非常不安,她拼命地干活儿,每天奔波20多公里,把能卖钱的废品都捡回来。两年后,当吴兰玉把1.2万元钱悉数还给唐坤莲时,唐坤莲惊讶极了,不敢相信家徒四壁、孤单无靠的吴兰玉竟然把借她的钱全部还清了。 距二钢社区两公里外的一座荒山上,掩埋着钢厂许多年前丢弃的废钢渣。得知卖这个也能挣钱后,吴兰玉赶紧扛起十字镐,到荒山上去挖钢渣。 挖钢渣是一个很耗体力的活儿,常常要挖到1米多深才能找到几块钢渣,男人们干着都很吃力。吴兰玉带上馒头和水,在山上一干就是七八个小时。她一镐一镐地挖着坚硬的土石,每天都挖几十公斤,分装在几个袋子里,一点一点背下山。再苦再累吴兰玉都咬牙坚持着,迈着蹒跚的脚步一次次爬上荒山,从厚厚的土石下面共挖出了10余吨废钢渣。 攒钱、还债,这是吴兰玉9年来惟一的生活目的。为了这个目的,她一直过着许多人都难以想象的清苦日子。9年来,她没有买过食用油,没有买过肉,一日三餐都是馒头、泡米饭、面疙瘩汤。想吃菜了,她就去农贸市场帮人看菜摊儿、打扫卫生,换回来一些土豆、萝卜、青菜叶,用盐水煮一煮吃。9年来,她没有添置一件衣物。她把卖废品、卖钢渣、打零工所得的每一分钱都积攒起来,攒够了一笔欠款后,就立即给人家送去。 2008年,她终于还清了债。“以后的日子不会太难了,我要好好地活着!”稀疏的灰发下面,老人那张曾经写满了苦难的脸上露出了微笑。(选自《兵团日报》2008年11月13日一版,有删节) 1.这篇通讯的开头从重阳节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通讯写得朴素真实,请你结合文本,具体谈谈这一写作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通讯写了一个“普通人”的事迹,请说说此文的新闻价值所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
吐火罗学:季羡林文化成就的象征 高旭东 |
首先,吐火罗文是一种失落的语文,是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懂的绝学。“为往圣继绝学”是“仁者”的文化使命。如果说学习吐火罗文是由于偶然的机遇,那么,学习梵文和巴利文却是先生的自觉选择。虽然梵文遮印度和尼泊尔仍然没有完全消失,但是运用这种语言的人已经很少了,所以梵文与巴利文基本上也属于古典语文。对于中国学者而言,精通梵文和巴利文并且熟练运用到佛教和印度学研究中,以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对于佛教传播中的历史问题进行创新性的研究,与国际学术界对话。举世并无几人。季羡林也曾学习过希腊语、拉丁文,还有学习古埃及语文的想法,这都表现出一种“为往圣继绝学”的文化使命。先生临终之前,还有一种复兴国学的企图,就是读古书必须读原文,不要读译文,不要读简化字的文本,而且复兴国学要从娃娃抓起。古书用白话文翻译之后,意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很多古典词汇根本就没有现成的现代汉语对应词汇,就此而言,季先生的提醒具有警示意义。至于复兴国学从娃娃抓起,表现出先生的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忧虑:为什么“五四”之后那一代、包括季先生这一代人,即使是研究西方或印度学问的,国学的功底都很过硬?而现在即使那些研究中国文学、哲学的学子,国学底子仍然不过硬?就是因为没有从娃娃抓起。先生临终之前复兴国学的这几点想法,有没有现实可行性完全可以讨论,但它表现出先生“为往圣继绝学”的文化忧患感,则是很明显的。 其次,吐火罗学作为一种文化纽带,具有联结各大文化的象征意义。吐火罗文作为中亚细亚的语文,在中国境内却属于印欧语系,在地理上与印度、伊朗接近但在语言上却更接近欧洲人使用的印欧语言,这对于季先生的文化成就极富象征意义。先生通晓国学,他曾在哥廷根大学从事汉学的教学与研究,在90年代以后倡导国学,认为中国文化的特色在于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世界观,思维的直观性,审美的品味性。但是,窃以为,季先生对国学的通晓与倡导,乃至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仍和“国学大师”的“牌子”不符,因为先生的主要学术成就不在国学这一方面。即使从所谓“大国学”的角度,也不宜称先生为“国学大师”,因为先生的主要学术成就是运用西方现代的学术方法研究印度学。“国学”这一概念是与“西学”“印度学”等概念相伴而生的,如果把所有学问都囊括到国学之中,实际也就取消了国学。因此,即使是偏重于国学的《季羡林文集》第9卷和第10卷的《糖史》,也具有跨文化交流的学术眼光。他认为世界许多国家的“糖”字有相同的读音,由此推断蔗糖是从印度通过波斯传入欧洲的,所以《糖史》作为单行本出版的时候名为《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通过糖史的叙述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东南亚以及欧洲、美洲、非洲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会,从而具有跨文化研究的意义。季先生通晓西学,他在清华念的就是西洋文学系,留学德国受到了严格的西方学术训练,他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所运用的民俗学、民间文学的视野以及主题学、母题研究的方法,就是从德国学到的。而且先生除了通晓德文、英文、法文、俄文、南斯拉夫文等现代语文,还学习过希腊文和拉丁文,没有人会说季先生不懂西学,但是又不能说季先生是“西学大师”。鉴于季先生精通梵文、巴利文以及在印度学方面的巨大贡献,称他为“印度学大师”“东方学大师”。可能比“国学大师”更恰当一些。但是,他在研究佛教及印度文学对中国影响的时候,经常会注意到中国对印度的影响这一回流现象。因此,注重各大文化之间交流的季羡林,是名副其实的跨文化研究的学术大师和语言大师。如果结合他的散文创作,那么,称他为文化大师也很准确。(节选自2009年8月9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 |
A.季羡林学习吐火罗文、梵文和巴利文等“死文字”的动机在于一种文化使命感。 B.季羡林晚年复兴国学的想法和当年学习吐火罗文等文字的动机是一致的。 C.吐火罗学象征着季羡林联结各大文化的成就。 D.季羡林对国学的通晓与倡导及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不能成为其是否是“国学大师”的论据。 E.运用西方现代的学术方法研究印度学是季羡林先生的首创。 2.下列对季羡林学术文化成就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 |
A.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和传统国学丝毫沾不上边。 B.跨文化研究是季羡林学术的主要特色之一。 C.季羡林学术成就中的“国学”只是其中一个非主要方面。 D.季羡林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极大成就,在散文创作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3.根据文意,为什么作者说吐火罗学是季羡林文化成就的象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意,为什么作者认为称季羡林为“印度学大师”“东方学大师”,比称其为“国学大师”更恰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
(1)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2)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 (3)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4)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5)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6)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注意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7)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因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赛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是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做为这一切工作的完成——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拿这一结果引以自豪。 (8)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9)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1.文章第(2)段“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一句中“形成的空白”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5)段开头说“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这样两个发现”是指哪两个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6)段在文章起什么作用?“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一句中的“这”指代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第(7)段,概述文中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