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最近,网络流传“最伤父母心的冷暴力口语”,其中4句颇能反映当今某些中学生的心态,请从中任选一句,任

【题文】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最近,网络流传“最伤父母心的冷暴力口语”,其中4句颇能反映当今某些中学生的心态,请从中任选一句,任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最近,网络流传“最伤父母心的冷暴力口语”,其中4句颇能反映当今某些中学生的心态,请从中任选一句,任选下面三道题中的一题,写一段话。不超过150字。
①什么我知道,别给我夹。    ②有事吗?没事,我挂电话了。  
③说了你也不懂。              ④叫你别收拾我房间, 东西都找不到了。
(1)描述一幅说这句话时的生活画面。(描写细致)
(2)对说这句话的现象发表你的看法。(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3)抒发你看到这句话时的内心感受。(感情细腻)
答案
【答案】
【习作例文】
(例一)(选②;选第(1)题)
那是秋天里一个清冷的周末,清晨,我还在酣睡,手机响了。我睁开惺忪的双眼,看到手机屏幕上晃动着爸爸的头像。“又是他,真麻烦。”我心里嘀咕了一句,将手机甩到一边。铃声响了一阵又一阵,我不耐烦地按下按键,那边传来熟悉的声音:“儿子!……”我没有让爸爸再说下去,随口就大喊一声:“有事吗,没事?我挂电话了”。“儿子!儿子!……”爸爸终于没有再说下去。好一阵沉默,有点让我窒息。我听到那边传来一声沉重的叹息。如同秋风中颤抖的黄叶。高一住校,我第一次感觉到离开爸妈独立生活的沉重。
(例二)(选②;选第(2)题)
“有事吗?没事,我挂电话了。”简短的话,刺伤的是父母的心!对待父母的这种心态,暴露了当今一些中学生的自私与冷漠。然而冷静反思,不能不想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孩子被父母装在蜜罐里,我们懂得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吗?我们体谅过父母的牵挂和辛劳吗?学生被学校天天关在教室里,面对的是无边的题海,冷冰冰的分数,我们有多少机会品咂同学、师生、母女、父子之间的真挚情感,来丰盈自己的情感世界?我们有多少时空思考价值观、道德观,来构筑自己的理性天地?当今中学生的自私冷漠确实令人痛心,而当今的某些教育现象更值得整个社会沉思。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微作文题,写作时要注意题目要求。中心明确、描写细致、感情真切;文通字顺,层次清楚,语言精炼、得体;能围绕所选话题表明观点;分析要有说服力”;字数一定要合乎要求。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举一反三
【题文】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4分)
奥林匹亚的废墟之美,究竟属于哪种美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而残垣断壁失去部分的构图,也就容易让人通过想象获得。
②也许废墟和残垣断壁本身就是美,这种美与其整体建筑结构左右对称有关。
③不论是帕台农神庙还是厄瑞克特翁庙,我们推想它失去的部分时,不是依据实感,而是依据这种想象。
④我们的感动,就是看到残缺美的感动。
⑤这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7 分)
在《光明日报》“汉字‘宜简不宜繁’你怎么看?”的调查中,某专家提出了“中小学生应该学点儿繁体字”的建议。
对于“中小学生应该学点儿繁体字”这一建议,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
(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填序号即可)( 3 分)
① 现出庐山真面目               留住秋水旧丰神
② 藏古今学术                   聚天地精华
③ 常向秋山寻妙句 又驱春色入毫端
④ 天涯雁寄回文锦 水国鱼传尺素书
⑤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我就像谁
戏剧社(  )      文学社(  )     摄影小组(  )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忽见徐庶拍马而回。玄德曰:“元直复回,莫非无去意乎?”遂欣然拍马向前迎问曰: “先生此回,必有主意。”庶勒马谓玄德曰:“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 (《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
选段中的“奇士”是谁?刘备是如何请出这位“奇士”?请简述相关情节。(5分)
(2)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实闻斯言。前者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今探知故主现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兹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
这是谁写给谁的一封信?写信人最后是如何践诺的?请简述相关情节。(5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②子曰:“事父母几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②而不怨。”(《论语·里仁》)
【注】①几:婉转。②劳:忧愁。
(1)下列对上面两个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般人都认为满足父母物质的要求,就算尽孝。
B.孔子认为无论是人还是犬马都会养自己的父母。
C.孔子认为子女赡养和规劝父母都应该讲究时机。
D.孔子认为父母如果有错,子女应尽规劝的职责。
孔子认为“孝”的核心精神是什么(请用原文的一个字概括)?请结合上面的选文说说这一核心精神是如何体现的?(3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