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③子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小题1】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答案】
【小题1】①人应该知错改错;②人不必回避错误。
【小题2】①以日月在运行中出现的日食、月食现象,比喻君子犯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暂时的;②日食、月食过后,日月光明依旧,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每点2分)
解析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①孔子说:“我真幸运,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②孔子说:“有了错却不改正,就是真的错误。”③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看得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通过这三句的翻译,可以看出他们对“过”的看法有两点,一个是人应该知错改错,再就是人不必回避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点评:先将句子翻译出来,再理顺里面所含的观点态度就很容易了。
【小题2】试题分析: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看得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这个句子有两层意思,分号前是一层,分号后是一层:一个比喻君子犯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暂时的;一个说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点评:该题比较简单,“简要分析”就是跟据原句的翻译,概括出句子里的两层意思就行。
举一反三
【题文】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小题1】以上选文同时体现了孔子思想中怎样的重要原则?用四字概括。(1分)
【小题2】孔子教导子贡的交友之道,有人认为这样做是对朋友不负责任,但更有人认为并非不负责任,而是体现了以自主、独立、平等的个体关系为基础的交往准则,对后一种说法,你认同吗?请阐释理由。(3分)
答:
【题文】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十室之邑①,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治长第五》)
子夏②曰:“贤贤③易④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⑤;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第一》)
[注]①邑:村子。②子夏:孔子的学生。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③贤贤:尊重贤者。④易:看轻。⑤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小题1】对上面这两个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是一个坦率直爽的人,他承认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即使在只有1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 |
B.孔子在承认自己不具有忠信的优越性的同时,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来自于自己的“好学”。 |
C.一个人虽然没有什么学问,但他却从实行重贤、忠孝和诚信等伦理道德中学习,子夏认为,这样的人就是一个知识高深的人。 |
D.在子夏看来,评价一个人重要的是看他的德行,而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时代儒家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
【小题2】孔子又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受人愚弄)。”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题文】语言实践(4分,每小题2分)
【小题1】子贡问孔子怎样与朋友相处?孔子说:“忠告而善道(通“导”)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论语 颜渊》
请在理解原句的基础上,谈谈你的看法。(2分)
【小题2】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
【题文】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②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③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④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小题1】根据第①则文字,总结一条交友原则。(10字以内)(3分)
。
【小题2】孔子强调在人际交往中应当“矜而不争”,对此有人认为,这不符合现代社会竞争的要求,是没有进取心的表现。你同意这样的理解吗?为什么?(5分)
【题文】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子曰:“德②不孤,必有邻③。(《里仁》)
注:①里:居。②德:有德之人。③邻:亲近
【小题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应谨慎选择。 |
B.近朱者赤,择“仁”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 |
C.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 |
D.如不选择与仁德为邻,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
【小题2】孔子说:“无友者不如己者。”(《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请结合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孔子对“择友”和“择处”的观点。(3分)
答: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