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供求,就是要使物价有高有低,不经常固定在一个数字上”。春秋时期管仲的这一说法所揭示的道理是A.供求能平衡价格B.供求能决定价格C.价格能决定价值D.价格能

“均衡供求,就是要使物价有高有低,不经常固定在一个数字上”。春秋时期管仲的这一说法所揭示的道理是A.供求能平衡价格B.供求能决定价格C.价格能决定价值D.价格能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均衡供求,就是要使物价有高有低,不经常固定在一个数字上”。春秋时期管仲的这一说法所揭示的道理是
A.供求能平衡价格B.供求能决定价格C.价格能决定价值D.价格能调节供求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均衡供求,就是要使物价有高有低,不经常固定在一个数字上是指通过价格的变化来调节供求关系,使供求平衡,而不是指通过供求变化来影响价格,D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价值决定价格,因此,BC观点错误。本题答案选D。
举一反三
某国2014年K商品的生产状况如下表:
 
按生产单位商品消耗的劳动时间折算成的商品价值量(元)
年产量(万件)
年价值总量(万元)
甲企业
30
200

乙企业
40

4320
全行业

9000
324000
表中①、②、③的数据分别应为
A.6000、108、36            B.36、120、7200  
C.36、108、6000            D.7200、120、36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价格与商品需求、生产,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发行量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图像表示。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四组关系中,不正确的一组是
A.①B.②C.③D.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假设A国2013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10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2014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15万亿元,而此时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也比2013年提高20%。如果其他条件不变,2014年用A国货币表示的单位M商品的价格与2013年相比,变化情况是
A.提高了1/6B.提高了1/24C.降低了1/6D.降低了1/24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是某公关公司2014年三个不同职位的员工4月份工资收入和消费情况(单位:元)
 
职位
月工资
食品
穿着
运动与娱乐
旅游
其他支出
储蓄
A
保安
1800
750
200
50
0
500
300
B
秘书
4000
1100
700
400
0
800
1000
C
公关经理
10000
1500
1100
800
2200
1400
3000
注:该公司所在的城市2013年最低工资标准为1100元。
分析表,我们可以获得的正确判断是
①该公司未能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存在分配不公现象
②收入影响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
③按照消费结构,消费结构优化程度为A>B>C
④该公司员工的收入受到劳动技能和付出的劳动数量与质量的影响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下列选项中,会导致某种商品需求曲线D1向左移到D2的变量是
A.该商品原料等生产成本增加B.该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C.该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D.该商品的互补品的价格上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