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池州市很多市民选择到附近休闲农庄里垂钓、采摘瓜果、品尝农家饭等。休闲农庄的瓜果要比农贸市场同类商品的价格高许多,这主要是因为农庄里的瓜果除包含同类商品

国庆假期,池州市很多市民选择到附近休闲农庄里垂钓、采摘瓜果、品尝农家饭等。休闲农庄的瓜果要比农贸市场同类商品的价格高许多,这主要是因为农庄里的瓜果除包含同类商品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国庆假期,池州市很多市民选择到附近休闲农庄里垂钓、采摘瓜果、品尝农家饭等。休闲农庄的瓜果要比农贸市场同类商品的价格高许多,这主要是因为农庄里的瓜果除包含同类商品的价值外,还(   )
A.包含农庄提供的劳务价值B.具有观赏和娱乐价值
C.因为市场上瓜果供不应求D.包含游客自己的劳动价值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休闲农庄的瓜果要比农贸市场同类商品的价格高许多,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休闲农庄的产品除了包含着同类商品的价值,还包含着休闲农庄为游客提供的服务,这种服务也是商品,其价值转移到他们的产品当中去了,故其价格比较高,因此A正确;BC不符合题意,D错误。本题答案选A。
举一反三
(28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制约了消费扩大,这是近年来我国消费率偏低、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由于城镇居民中高收入阶层和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逐渐扩大,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预期不断下降,加上医疗、教育、住房等花费日益昂贵,对钱袋子产生“挤压”效应,中低收入者的消费***受到压抑,难以有效释放。此外,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证券投资市场持续低迷等因素,也让一些中高收入者财富缩水,收入预期下降,使这部分群体的消费意愿受到影响。
材料二:在我国收入分配中,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例持续下降了20多年,还不到GDP的40℅,这比世界上通行的60℅以上低了20多个百分点。再加上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一定意义上激化了冲突:干群冲突、劳资冲突和贫富冲突。与此同时,过去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我国的四大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人均收入差距、行业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所扩大,这就使整个社会的利益格局呈现出极为复杂的局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经陷入困境,不伤筋动骨,很难走出困境。温家宝总理在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1)请用消费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一体现的道理。(14分)
(2)结合材料二,依据《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怎样才能解决材料中反映出来的问题?(1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8分)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南京、太原等城市就绿色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进行专题调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调查显示,86.7%的人认为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事关重大且迫在眉睫;71.3%的人认为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绿色产品对改善环境状况大有裨益。70%以上的人认为绿色产品应具有健康、节能、无污染的特点。53.8%的人表示乐意消费绿色产品;38.7%的人表示愿意消费绿色食品,37.9%的人表示购买过诸如绿色食品、绿色服装、绿色建材、绿色家电等等在内的绿色产品。
材料二:数据显示,18.5%的人认为国内绿色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还比较低,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15.2%的人认为目前绿色产品的品种还不够丰富,尚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和人民生活消费的需求。17.3%的人反映绿色食品的假冒伪劣问题比较严重。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利用财政性资金引进循环经济重大技术、装备的,应当制定消化、吸收和创新方案,报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并由其监督实施;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协调机制,对重大技术、装备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实行统筹协调并给予资金支持。
(1)简要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企业经营者应如何应对绿色消费。(12分)
(3)运用财政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三。(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8月,我国东北地区发生生严重的水灾,社会各界援助了大量的救灾物资。这些救灾物资 (  )  
A.不是商品,因为它们不是劳动产品B.是商品,因为它们具有使用价值
C.不是商品,因为它们没有用于交换D.是商品,因为它们满足了灾民的需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厦高铁的通车,时龙岩至厦门仅需1小时,票价约为60元。在这种情况下,原本打算坐大巴的人极可能改乘动车。面对这种新选择,有乘客表示“应该会坐动车,便宜还省时间,主要是性价比吧”回答小题:
有人选择坐动车而不选择坐大巴,“性价比”会影响乘客的选择,分别说明(  )
A.在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在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C.在互补关系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引起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D.在互补关系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引起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二五”规划纲要为中国勾画出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受到了各界瞩目。“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
材料一: 
中国居民消费率与OECD平均消费率对比情况

注:①居民消费率是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②OECD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包括了几乎所有发达国家。
材料二: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但在收入分配中出现了一些问题。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之差是2.57倍,到2009年达到3.33倍;2000年,我国行业最高人均工资水平是行业最低人均工资水平的2.63倍,到2005年已增至4.88倍,而国际上公认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合理水平在3倍左右;2008年西部的贵州与东部的浙江人均GDP之比为1∶3.3。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4分)
(2) 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内在的经济联系?结合材料,并说明如何利用财政、税收来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6分)
(3)有人认为:“讲效率就没了公平,讲公平就没了效率”请就这一观点加以评析(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