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预计未来5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会达到146亿美元,占全球奢侈品消费额的首位。“天价”年夜饭、悍马婚礼等一系列的“中国式奢侈

(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预计未来5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会达到146亿美元,占全球奢侈品消费额的首位。“天价”年夜饭、悍马婚礼等一系列的“中国式奢侈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预计未来5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会达到146亿美元,占全球奢侈品消费额的首位。“天价”年夜饭、悍马婚礼等一系列的“中国式奢侈”消费行为充斥四周。同时,有的人吃穿尽情消费却不愿花几十元钱订一份报纸或买一本好书。
材料二 目前,我国还有相当的特殊困难群体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有尊严的生存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课题。
材料三 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而我国的消费率(居民消费总额占GDP的比重)长期偏低,这既不利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增长。必须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我国消费中存在哪些问题?(9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怎样才能解决材料一、二所反映的问题。(14分
(3)根据材料三,运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知识,说明扩大居民消费的理由。(9分)
答案

(1)①材料一中“天价”年夜饭、悍马婚礼等奢侈消费,是由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过度追求享受资料的消费与中国国情不符,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3分)②材料一中“不愿花几十元钱买一本好书”说明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没有做到理性消费。(3分)③材料二中“还有相当的特殊困难群体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说明社会成员间收入差距很大,不利于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3分)
(2)①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为改善特殊困难群体生活提供物质基础。(4分)②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充分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6分)③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做到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4分)
(3)①扩大居民消费有利于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3分)②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扩大居民消费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3分)③消费是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扩大居民消费有利于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增长。(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消费为话题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设题考查,既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回答第一问时,要认真阅读材料,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现象材料:“天价”年夜饭、悍马婚礼等奢侈消费; “不愿花几十元钱买一本好书”; “还有相当的特殊困难群体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分别对应的问题。学生可以从是哪种消费心理诱发的消费和违背了哪些正确的消费观的角度进行解读。
第二小问是针对材料一二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于材料一中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消费观念诱发的,因此可以通过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加以解决。材料二中的消费差距大的问题,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可以从影响消费的因素的角度进行思考。
回答第三小问时,学生一定要看清设问的知识限定是“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不能超越这个知识范围。学生可以从当前的主要矛盾,从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从消费是生产的目的角度进行回答即可。
举一反三
近来,食品安全问题进一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就要求企业生产者应该重视产品的质量,保证食品的安全,这是因为( )
①商品的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食品安全事关人们的消费信心
③产品的质量关系着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④食品安全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各国发展的情况证明,人均GDP3000美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开始进入消费结构巨变期的标志性数据。社会在食品衣着等基本生存性消费方面的支出比重将会逐步减少,在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享受性消费方面的支出比重会日益上升。如沪、京、粤等经济发达地区在人均GDP突破了3000美元前后,居民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在经历了从“吃”转向“用”之后,又开始从“用”转向住房、汽车、旅游、文化消费。目前沪、京、粤等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为31838元、 23200元;28253元、21984,;30226.71元、22396.4元。这些地区消费已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向住房、交通、通讯等消费热点发展。
材料二 扩大内需是我国当前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但据调查,一方面,“手上有钱,心中无底”是当前大多数手有余钱的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教育、医疗和房屋修建等方面的高昂费用和预期支出,让许多老百姓平时总想着如何攒钱而不敢花钱。另一方面,城镇低收入阶层和广大农民消费能力不足,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村,只消费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商品,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对此, 有识之士指出,政府应该综合采取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 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同时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
材料三 某高中学生的家庭收入和消费情况:
11月份家庭收入
11月份该同学消费支出
11月份该同学资金情况
父亲工资
母亲工资
生日请同学吃饭
同学互送礼品
买个性化服饰
买MP3
自己伙食费支出
向父母要
向别人借
1200元
960元
350元
80元
200元
150元
620元
1000元
400元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学道理?(4分)
(2)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和我国目前经济形势,说明我国应如何提升老百姓的消费信心,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8分)
(3)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三,请你对该同学的消费情况提一些合理建议。(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欧债危机依旧加深,全球经济低迷,当全球金融危机来临时,许多企业订单减少、产品价格下降。面对“严冬”,大量企业首先选择缩减生产,降低成本,“熬”过冬天,等待“春天”的来临。更有一部分企业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选择“冬泳”,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换代,增加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的研发,努力开拓市场,奠定了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甚至实现逆势成长。
材料二  2013年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会议指出,我国正处于新“四化”同步推进的阶段,扩大内需要创新和拓展思路,既要有效稳增长,又要着力调结构,持续稳中有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不仅有利于破解资源环境制约、释放消费潜力,而且会拉动有效投资,带动新兴产业成长,是利当前、惠长远、一举多得的重要举措。要注重用改革的办法促进产业发展,把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结合起来,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起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节能环保产业和信息消费创造多元投入、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1)结合材料一,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企业首先选择“缩减生产”、“降低成本”的经济道理。(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马云在用他的行动创造一个时代,阿里人在演绎网络经济创造力的神奇。2012年“11.11”购物狂欢节,天猫和淘宝的支付宝总销售额达到191亿元。这意味着
①增加商业银行的转账结算业务          ②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受到冲击
③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未发生改变          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来,关于自来水、生活用电和煤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上调的议论不绝于耳,但不同的社会群体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你认为下面观点合理的有
①资源性产品价格偏低不利于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
②资源性产品价格要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
③资源性产品价格提高应考虑城乡居民的生活承受能力
④资源性产品价格必须坚持由市场形成的原则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