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0分)材料一图表一 图表二注: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②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口受到极大影响。材料二 当前宏观经济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0分)材料一图表一 图表二注: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②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口受到极大影响。材料二 当前宏观经济最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

图表一

 图表二
注: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
②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口受到极大影响。
材料二 当前宏观经济最大的风险,不是投资增速的下降,而是消费增速的明显下降。这个下降与我国潜在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趋势不相适应。从这个角度看,调控的重点,既要兼顾短期的稳定投资,更要着眼于中长期的扩大消费,要明确把扩大消费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材料三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但目前还有相当多的体制机制、政策安排并不利于消费扩大。因此,在当前的宏观调控中,需要尽快推进消费政策调整,除了出台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等政策外,更重要的是构建起消费释放的政策体系,争取未来五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翻番。
(1)图表一、二反映了怎样的经济信息。(5分)
(2)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阐述扩大消费的意义。(12分)
(3)结合材料二、三,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我国消费的增长。(13分)
答案

(1)(5分)图表一表明,随着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支出不断增加,(1分)说明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1分);图表二表明,我国经济发展中投资比消费的贡献率高,(1分),08年以后,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降低,(1分)说明我国需要扩大内需,实现投资、消费、出口经济发展的协调拉动作用。(1分)
(2)(12分)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2分)扩大消费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分);正确处理好投资与消费、出口的关系,促进经济协调发展;(2分)扩大消费有助于促进企业生产发展;(2分)扩大消费有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分)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分)
(3)(13分)推进消费政策调整;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调整消费结构,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需求。(4分)
加强宏观调控;完善鼓励消费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强市场监管。(3分)
拓宽就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4分)
提高企业产品的服务和质量;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要回答图表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做题时注意读图表的标题。图表一可以看出,收入等级越高,消费支出也越多。体现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读图表二时注意注解反映的信息。2008年以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受到极大影响。扩大内需显得尤其重要。需要扩大内需,实现投资、消费、出口经济发展的协调拉动作用。
(2)要阐述扩大消费的意义。首先要知道扩大消费理论依据。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扩大消费有助于促进企业生产发展。一个新的消费热点出现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次,扩大消费有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要求结合材料二、三,指出推动我国消费的增长有效措施。实际是要回答扩大内需的措施。材料二主要从国家宏观调控角度去扩大内需。材料三主要从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角度,推进消费政策调整以扩大内需。同时,也可以从企业和消费者角度去回答。
举一反三
(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预计未来5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会达到146亿美元,占全球奢侈品消费额的首位。“天价”年夜饭、悍马婚礼等一系列的“中国式奢侈”消费行为充斥四周。同时,有的人吃穿尽情消费却不愿花几十元钱订一份报纸或买一本好书。
材料二 目前,我国还有相当的特殊困难群体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有尊严的生存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课题。
材料三 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而我国的消费率(居民消费总额占GDP的比重)长期偏低,这既不利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增长。必须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我国消费中存在哪些问题?(9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怎样才能解决材料一、二所反映的问题。(14分
(3)根据材料三,运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知识,说明扩大居民消费的理由。(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来,食品安全问题进一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就要求企业生产者应该重视产品的质量,保证食品的安全,这是因为( )
①商品的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食品安全事关人们的消费信心
③产品的质量关系着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④食品安全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各国发展的情况证明,人均GDP3000美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开始进入消费结构巨变期的标志性数据。社会在食品衣着等基本生存性消费方面的支出比重将会逐步减少,在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享受性消费方面的支出比重会日益上升。如沪、京、粤等经济发达地区在人均GDP突破了3000美元前后,居民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在经历了从“吃”转向“用”之后,又开始从“用”转向住房、汽车、旅游、文化消费。目前沪、京、粤等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为31838元、 23200元;28253元、21984,;30226.71元、22396.4元。这些地区消费已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向住房、交通、通讯等消费热点发展。
材料二 扩大内需是我国当前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但据调查,一方面,“手上有钱,心中无底”是当前大多数手有余钱的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教育、医疗和房屋修建等方面的高昂费用和预期支出,让许多老百姓平时总想着如何攒钱而不敢花钱。另一方面,城镇低收入阶层和广大农民消费能力不足,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村,只消费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商品,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对此, 有识之士指出,政府应该综合采取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 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同时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
材料三 某高中学生的家庭收入和消费情况:
11月份家庭收入
11月份该同学消费支出
11月份该同学资金情况
父亲工资
母亲工资
生日请同学吃饭
同学互送礼品
买个性化服饰
买MP3
自己伙食费支出
向父母要
向别人借
1200元
960元
350元
80元
200元
150元
620元
1000元
400元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学道理?(4分)
(2)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和我国目前经济形势,说明我国应如何提升老百姓的消费信心,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8分)
(3)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三,请你对该同学的消费情况提一些合理建议。(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欧债危机依旧加深,全球经济低迷,当全球金融危机来临时,许多企业订单减少、产品价格下降。面对“严冬”,大量企业首先选择缩减生产,降低成本,“熬”过冬天,等待“春天”的来临。更有一部分企业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选择“冬泳”,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换代,增加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的研发,努力开拓市场,奠定了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甚至实现逆势成长。
材料二  2013年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会议指出,我国正处于新“四化”同步推进的阶段,扩大内需要创新和拓展思路,既要有效稳增长,又要着力调结构,持续稳中有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不仅有利于破解资源环境制约、释放消费潜力,而且会拉动有效投资,带动新兴产业成长,是利当前、惠长远、一举多得的重要举措。要注重用改革的办法促进产业发展,把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结合起来,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起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节能环保产业和信息消费创造多元投入、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1)结合材料一,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企业首先选择“缩减生产”、“降低成本”的经济道理。(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马云在用他的行动创造一个时代,阿里人在演绎网络经济创造力的神奇。2012年“11.11”购物狂欢节,天猫和淘宝的支付宝总销售额达到191亿元。这意味着
①增加商业银行的转账结算业务          ②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受到冲击
③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未发生改变          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