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每年 10 月中下旬开始,雾霾天气进入多发阶段。从历史角度看,雾霾等大气污染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而产生的,

( 23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每年 10 月中下旬开始,雾霾天气进入多发阶段。从历史角度看,雾霾等大气污染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而产生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 23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每年 10 月中下旬开始,雾霾天气进入多发阶段。从历史角度看,雾霾等大气污染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而产生的,导致雾霾天气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首先,工业生产,尤其是高能耗高排放产业,它们排放的烟尘、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等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其次,居民生活,城市中大量民用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需要消耗大量煤炭,其然烧过程中释放大量的灰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破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最后是交通运输,以非清洁能源为主的烧煤或石油为动力来源的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运输工具,特别是城市家用小汽车的急剧增长,它们产生的废气也是重要的污染源。
材料二 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产峻,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城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能源资源消耗持续增加,大气污染防治压力继续加大。为切实改善空气质童,9月10日国务院公开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 37号)。计划要求,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城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从政府、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角度简要谈谈如何才能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预防和减少雾霾天气的产生。(13分)
(2)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国务院公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理由。(10分)
答案

(1)政府:(7分)①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 ( 2 分) ② 严格节能环保准入,提高准入门槛,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录控制,对“两高”行业实行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 2 分) ③ 完善经济政策,通过价格、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限制“两高”产业的发展。 ( 2 分) ④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严格依法监督管理,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1 分)(若学生回答出“宏观调控”,以及“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可得 2 分)
企业: ( 4 分) ① 加快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减少生产经营活动中污染物的排放总量。(2分)②企业经营者要承担社会责任,加大环保投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2 分)
个人:(2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从身边小事做起,绿色饮食、绿色家居、绿色出行,为防治大气污染尽力。(2分)
(2)①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行动计划》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政府履行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职能的体现。(2分)②大气环境保护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行动计划》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是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的要求。(2分) ③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竣,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行动计划》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是政府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2 ) ④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国务院公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体现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对人民负贵的原则要求。( 2 分)⑤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我国政府依法防治大气污染提供了法律依据,体现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2分)(若考生仅回答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公共服务职能”而没有具体内容说明,可给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我国出现的雾霾天气为背景材料,从经济和政治政治生活的角度进行设题考查了。
(1)考生回答第一小问时,要围绕着主体政府、企业、个人分别提出措施进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作为政府,首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严格市场准入、完善政策,扶持环保节能企业的发展、健全法律体系,加强执法检查;从企业的角度看,主要是加快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减少排放总量、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从公民的角度看,主要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绿色消费,保护环境的原则两个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2)考生在回答第二小问时,围绕着政府这个主体进行分析即可。根据材料中大气环境保护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可知,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行动计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是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的要求;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行动计划》有利于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根据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损害人民健康可知,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行动计划》是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工作原则的要求;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我国政府依法防治大气污染提供了法律依据,体现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举一反三
2013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0%,这会影响居民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在居民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曲线图(横轴为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纵轴为居民收入水平,d1为上涨前的消费曲线,d2为CPI上涨后的消费曲线),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化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汽车消费增长体现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我国汽车消费增长的原因是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③汽车消费也受到攀比、从众等消费心理的影响
④汽车消费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要求我们理性消费、绿色消费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材料二:中国目前大多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差,部分城市雾霾天达130天,市区PM2.5数据不容乐观,2013年12月的第一周,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笼罩着中国,受其影响的有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覆盖了中国将近一半的国土。面对当前的环境污染,政府、企业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每个公民也要行动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蓝天,白云”。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理论依据。(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怎样才能让我们拥有“蓝天,白云”。(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消费对象看,缝纫机、手表和自行车的消费属于
A.有形商品消费B.租赁消费C.劳务消费D.享受资料消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早富起来的一些人用现金购车,爱车族中的一些人贷款购车,还有一些人在持币观望,他们期待着汽车价格大幅度下跌,而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百姓则是“望车兴叹”,连梦也不敢做。下面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消费需求决定生产发展水平 
②家庭收入水平影响居民消费水平
③价格是影响人们购买能力和消费选择的重要因素
④人们的收入差别过大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