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某中学举办了一次中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活动。1563名学生参与了调查,调查的内容和结果如下:(一)某同学家庭收入状况和个人消费情况表10月份该同

2011年12月,某中学举办了一次中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活动。1563名学生参与了调查,调查的内容和结果如下:(一)某同学家庭收入状况和个人消费情况表10月份该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1年12月,某中学举办了一次中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活动。1563名学生参与了调查,调查的内容和结果如下:
(一)某同学家庭收入状况和个人消费情况表
10月份该同学家庭收入
10月份该同学消费支出
父亲工资
母亲工资
生日请同学吃饭
同学互赠礼品
买个性化服饰
买MP4
其他
1800元
800元
200元
100元
300元
500元
300元
 (二)目前学校52.36%的学生拥有手机,占学生人数的一半以上。有同学赞成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认为中学生是年轻的消费群体,大量使用手机,能够拉动手机产业的发展……
有同学反对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认为中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允许手机进入校园,容易滋生攀比之风,加重家长负担。
(1)结合所学经济知识指出该同学可能存在的消费心理。(6分)
(2)针对该同学的消费状况,你准备向该同学提出哪些消费倡议?(6分)
(3)假如你是赞成者,请你结合经济生活知识论证本方的上述观点。(10分)
答案
 (1)①从众心理。生日请同学吃饭,同学互赠礼品可能是一种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②求异心理。买个性化服饰可能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③攀比心理。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可能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2)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买自己需要的东西,避免情绪化消费,做到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发展;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中学生消费状况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回答第(|)问时,可以从四个消费心理一一分析,可得知某同学的消费用于生日请同学吃饭、买个性化服饰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是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导致的。不存在求实心理。第(2)问消费倡议实质是树立正确的消费原则。从消费原则角度思考即可。第(3)问理论依据是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结合课本知识作答即可。
点评:本题以中学生消费状况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难度适中。只要能用经济学语言准确表述材料中的信息,就可答好此题。
举一反三
消费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以分为(  )
①贷款消费   ②劳务消费  ③租赁消费 ④发展资料消费
A.①②B.②③④ C.①③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体现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的选项是(    )
A.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视听效果更完美的产品
B.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C.网上购物方式不仅方便了消费者,而且降低了企业成本
D.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推动了健身行业的迅速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今年的月饼市场中,出现了不少迷你装,有的甚至号称“一口”月饼。这种由不同品牌简装的月饼吃起来更方便,价格又实惠。厂家希望把多种多样口味的月饼,推广为日常零食。厂家这样做,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  )
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C.攀比心理D.求实心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校高中学生在进行社会调查时,得出某市城 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如右图根据图示,学生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2000年以来该市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②2000年以来该市城乡居民的食品性消费支出不断减少
③2000年以来该市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改善
④2000年以来该市社会总体物价水平不断下降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面对市场疲软,一些商家推出“以旧换新”、“分期付款”、“以租代售”等方式,有效刺激了大宗家电商品的消费需求。这主要表明(   )
A.生产的发展促使消费升级B.消费创造经济增长的动力
C.扩大消费需要销售方式的创新D.人们的消费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