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中国梦”凝聚亿万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2013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06—2011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

(30分)“中国梦”凝聚亿万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2013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06—2011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0分)“中国梦”凝聚亿万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2013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6—2011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材料 “中国梦”是建立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基础上的。针对图中反映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发展生产力,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健全工资长效增长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养老和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出台多项政策,稳定食品、住房等百姓生活必需品的价格。
(1)说明上图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结合材料,分析政府采取相关措施的《经济生活》依据。(12分)
材料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丽、幸福、平安的“中国梦”:健康安全的食品,清新怡人的空气,方便有序的交通,舒适宜居的环境,健全的民主法制,廉洁信任的政府等等。民众的期待就是政府努力的目标。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政府应该怎样满足民众的期待。(10分)
材料 “中国梦”激活了每个中国人内心的梦想。但如果机会因家庭贫富而有高低、因财富多少而有先后,那普通人就不敢做梦,不敢追梦,也不能圆梦。据此,有人提出“借鉴德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做法,建立同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3)运用《经济学常识》相关知识,评价上述观点。(8分)
答案
(1)经济现象:2006年以来,我国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有所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我国应加大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分)
依据: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是促进消费的根本性措施。(3分)
②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和预期收入,有利于增强居民消费需求。(3分)
③物价水平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稳定物价,能够提高人们的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3分)
(2)①履行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4分)
②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2分)
③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2分)
④健全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完善民主与法制,提高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2分)
(3)①借鉴德国模式,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2分)
②但是,“无处不在的社会保障”会削弱人们工作积极性,加重政府财政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本国的国际竞争力。(3分)
③该观点是片面的。从根本上来说,必须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第一小问以图表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及归纳的能力。这类型的试题并不难,只要学生仔细阅读,应该很容易概括出图表反映的信息,关键是如何用最简练的语言归纳出图表反映的全部信息。解答本小问要求学生既要看到我国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的逐年增长,又要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
本题第二小问未限定答题的具体范围,这就需要我们从对材料的阅读理解中来提取。题中“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其经济学依据是生产决定消费;题中“不断健全工资长效增长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养老和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其经济学依据是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题中“出台多项政策,稳定食品、住房等百姓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其经济学依据是物价水平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2)本题未限定答题所用知识点的具体范围,这就要求学生从对设问及材料的阅读理解中去探寻。本题设问要求从政府角度回答,我们可以从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职能、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政府的权威及公信力等角度考虑,并根据从材料中获得的信息来组织本题的答案。
(3)学生在解答这类题型的时候不能上来就说其是对是错,应该全面分析。既要看到其合理性的一面,又要看到其不科学的一面。借鉴德国模式,一方面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另一方面会削弱人们工作积极性,加重政府财政负担。故该说法不科学。
举一反三
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民生领域欠账很多。改善民生需要合理安排财政支出,因为
A.财政支出能促进经济增长
B.我国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C.财政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保证
D.公共物品和服务具有非排他性的特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6月18日,中国3名宇航员乘坐"神州9号"成功登上太空,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中国的首次遥控交汇对接。这次飞船与飞行器首次遥控对接任务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国家数十亿元人民币的投入。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航天工程”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说明(     )
①财政是科技发展的物质保证      
②财政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政治手段
③经济的持续发展是财政收入的本源
④财政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 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151亿元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种粮补贴”惠农政策的连续实施,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使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九连增”。财政在这里主要发挥了
A.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B.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
C.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D.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材料二 就安徽而言,我省经济总量从2004年开始,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是带动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主动力。数据显示,我省城镇居民收入在过去10年增长2.3倍,年均增速12.6%;农民收入增长2.1倍,年均增速11.9%。不过,进一步分析,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还是有点“成色不足”。
  表现在收入增长显著慢于经济增长。剔除物价因素,2002-2011年的城镇居民收入仅增长9.8%,实际增速比同期经济增速低2.6个百分点。同期的农民收入仅增长8.9%,低于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
  另外,城乡居民收入相当于人均GDP的比重在逐年下降。城镇居民从105%降至61%,农村居民从37%降至20%。过去投资主导、过度重视大企业的发展模式是收入比重下降的重要原因。
(1)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安徽省如何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出谋划策。(12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和政府制定和实施收入倍增计划的原因。(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一号提案”是九三学社中央所提的《关于加强绿色农业发展的建议》。据此回答题
小题1:全国重金属污染耕地面积超16%,提案建议加快发展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增加有机肥所占比率,加强对废旧农膜的收购力度,对农民购买可降解农膜实施补贴,大力推广节水工程,采取政策扶持节水生产和节水技术。由此可见
①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主要依靠增加投入       
②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需要发挥财政的积极作用 
③发展农业的关键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        
④发展农业要依靠农业科技与管理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小题2:每年两会前夕,全国政协“一号提案”都会引发社会各界大猜想。它的确定将透露国家下一步重点工作的方向。为了形成此提案,九三学社中央做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材料反映
①政协的一号提案将引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走向
②九三学社中央可以参加对国家事务的管理与决策
③中国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④政协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