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曾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扩大了中国文化对外的影响。当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战略的

(18分)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曾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扩大了中国文化对外的影响。当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战略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8分)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曾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扩大了中国文化对外的影响。当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央明确提出了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将给中国以厦沿线国家、地区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材料一

注:图中2013年双边贸易新截止到11月份,相互投资额截止到8月份。目前中国已连续四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仗伴。
材料二 福建省位于台湾海峡西岸,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拥有众多与海丝历史关系密切的港口,有着区位、产业、资源等优势。科技创新在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纺织、食品等特色产业中优势突出,在当前全球生产要素***和产业转移加速的情况下,福建的产业优势为其与东南亚国家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奠定了基础,东南亚很多国家可以为福建提供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能源材料供应。
(1)上图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结合表一,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阐述福建省应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6分)
材料三 “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民族文化相互传播、碰撞、融合和不断创新的历史。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中外贸易的线路,也是一条文化传播交流的通道。
(3)有人认为:发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6分)
答案

(1)经济现象:图4反映了近五年来,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快速增长,相互投资不断扩大,中国与东盟都是双方重要的贸易伙伴。(2分)
原因:①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②中国与东盟贸易产品结构不同,在经贸方面各具优势,存在互补性。(每点2分)
(2)①加强宏观调控,通过科学规划,利用区位优势,准确定位。②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挥特色产业的优势。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利用自身科技创新优势,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特色产业。④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每点2分,答对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6分)
(3)①发展对外文化交流和合作,有利于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增强了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2分)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最重要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还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经济现象:对于图表经济现象类的题目,作答时要从三个方面全面组织答案,一是标题;二是图表;三是注释。图4的标题是2009-2013年中国与东盟贸易情况,图4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快速增长;二是相互投资不断扩大;说明了中国与东盟都是双方重要的贸易伙伴。原因: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中国和东盟经济具有互补性。
(2)此问较为简单,考查课本基础知识,如何实现福建经济快速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组织答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等,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3)作答评析类题目时,注意不仅错误的论点要给出理由,正确的论点也要给出理论支撑。题中“发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合理性,但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举一反三
(3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4年—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的变化情况

注: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已达到80%。发达国家的发展证明,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国民经济的质量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材料二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年12月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材料三 在我国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多次召开民主座谈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对我国城镇化的意见和要求;部分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群众意见,为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提出科学议案;政协委员们也纷纷为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建言献策。
(1)简要描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简述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10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相关内容,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出合理建议。(1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时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段话生动地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即
① 生态文明建设应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 ② 生态环境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
③ 良好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取代经济建设 ④ 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经济优势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统计,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3.73%,较上年增长1.16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有10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居住、生活、升学、就业,能带来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这表明新型城镇化有利于
①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拉动经济增长      ②加快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同步富裕
③增加出口,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④扩大就业,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7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京举行。会议指出,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2009年—2013年粮食进出口情况(单位:万吨)
年份
进口量
出口量
净出口量
2009
5223.2
328.9
—4894.3
2010
6695.5
275.1
—6420.4
2011
6390.3
287.5
—6102.8
2012
7236
276.6
—6959.4
2013
8025
242
—7783
注:我国政府一直将95%的粮食自给率作为目标。自2012年开始,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已跌破90%。
材料二:保障粮食安全首先必须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积极性的提高则有赖于经济刺激和利益引导;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但总体发展水平仍较落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约为25%,不足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对农药、化肥和水资源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污染、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降低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农业企业在借助海外资源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既缺乏经验,又难觅机会。
(1)概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综合材料l和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为维护我国粮食安全提出可行性建议。(10分)
材料三: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指出: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2)运用所学政治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阐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好日子的政治生活依据。(1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观察漫画《你不分类它流泪》,结合现实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没有无价值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
②垃圾分类的管理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③浪费是产生众多垃圾的根本原因
④垃圾分类利于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