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2004年—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的变化情况注: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

(3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2004年—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的变化情况注: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4年—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的变化情况

注: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已达到80%。发达国家的发展证明,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国民经济的质量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材料二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年12月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材料三 在我国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多次召开民主座谈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对我国城镇化的意见和要求;部分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群众意见,为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提出科学议案;政协委员们也纷纷为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建言献策。
(1)简要描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简述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10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相关内容,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出合理建议。(14分)
答案

(1)2004年至2013年十年间,我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2分),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2分)。加快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经济质量和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分)
(2)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①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3分)②有利于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3分)③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分④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分)
(3)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分)中国城镇化发展离不开党的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3分)②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是人大代表的基本职责(2分)。在加快城镇化的过程中,人大代表应该多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并通过行使提案权,为我国城镇化发展出谋献策。(3分)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分)政协委员可通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方式推动我国城镇化的发展。(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考生在回答本问时,首先要明确读图题的解题步骤。首先是读表头,把握主旨;其次是读数据,了解具体内容;读数据时要坚持纵向找规律,横向找差距的原则;第三要读小注,作出必要的补充。根据这一远着呢,我们可以解读上图为2004年至2013年十年间,我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根据小注可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加快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经济质量和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2)本题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最终要落脚在有利于上。根据材料中的 “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国民经济的质量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可以得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3分)根据“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可知有利于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根据“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可知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可知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解答本题时,考生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知识,应该包括第三单元的内容。考生在回答时,应该仅仅围绕材料中涉及的政治主体,然后对应的提出相应的措施即可。材料中涉及的主体由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和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主体,然后从各自的额角度提出措施。
举一反三
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时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段话生动地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即
① 生态文明建设应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 ② 生态环境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
③ 良好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取代经济建设 ④ 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经济优势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统计,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3.73%,较上年增长1.16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有10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居住、生活、升学、就业,能带来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这表明新型城镇化有利于
①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拉动经济增长      ②加快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同步富裕
③增加出口,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④扩大就业,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7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京举行。会议指出,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2009年—2013年粮食进出口情况(单位:万吨)
年份
进口量
出口量
净出口量
2009
5223.2
328.9
—4894.3
2010
6695.5
275.1
—6420.4
2011
6390.3
287.5
—6102.8
2012
7236
276.6
—6959.4
2013
8025
242
—7783
注:我国政府一直将95%的粮食自给率作为目标。自2012年开始,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已跌破90%。
材料二:保障粮食安全首先必须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积极性的提高则有赖于经济刺激和利益引导;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但总体发展水平仍较落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约为25%,不足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对农药、化肥和水资源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污染、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降低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农业企业在借助海外资源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既缺乏经验,又难觅机会。
(1)概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综合材料l和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为维护我国粮食安全提出可行性建议。(10分)
材料三: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指出: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2)运用所学政治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阐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好日子的政治生活依据。(1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观察漫画《你不分类它流泪》,结合现实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没有无价值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
②垃圾分类的管理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③浪费是产生众多垃圾的根本原因
④垃圾分类利于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率统计表

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一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和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在“唯GDP论”的发展思路下,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进一步凸显。在“十二五”规划中,节能减排的限制性指标就与领导干部的政绩开始挂钩,“十二五”规划又调低了经济增速目标,不片面追求GDP数据,把着力点转向打基础、利长远、保民生的工作上来。新的发展思路,开创了“十二五”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新局面。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4分)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国家合理调整经济增速,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4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思路转变所体现出的唯物论道理。(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