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扩散和蔓延,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更趋复杂。在一个时期内,我们将突出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压力,突出面临

材料一: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扩散和蔓延,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更趋复杂。在一个时期内,我们将突出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压力,突出面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扩散和蔓延,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更趋复杂。在一个时期内,我们将突出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压力,突出面临外部需求显著减少、我国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的压力,突出面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的压力,突出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的压力。  
材料二: 2009年9月10日 ,在大连市举行的2009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温家宝总理警告说,保护主义只会拖累世界经济复苏,最终受害的是各国企业和人民。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远未逍除,全球反对保护主义的决心不能动摇,要警惕和纠正形形色色的隐形保护主义行为。中国以实际行动履行了反对保护主义的诺言,中国也期待各国的共同行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的经济知识,分析说明如何才能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条件下,继续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7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新形势下我国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7分)
答案
(1)①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增长;  
②针对"我国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的压力",要积极地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结构;
③针对"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的压力",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④针对"外部需求显著减少的压力",要减税、降息,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2)①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②引进外资,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不断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 
③实施"走出去"战略,我们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我们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④要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
解析

试题分析:(1)设问中“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出面临外部需求显著减少、我国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的压力”,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增长考点。“我国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的压力”,国家应积极地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结构。“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的压力”,国家应该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外部需求显著减少的压力”,国家要减税、降息,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2)设问中“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是解题的思路。①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②引进外资,创新利用外资方式。③实施"走出去"战略,我们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④“全球反对保护主义的决心不能动摇”体现出要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此类问题的回答,首先一定要重视各个问题中的关键词,如设问中“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的放矢;其次要熟悉书本内容,能够运用多方面的知识点来回答一个问题;第三,分析回答问题一定要结合材料,让回答的内容更为充实。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举一反三
某校高一三班同学在学习了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知识后,组织了课外活动小组,就此问题在全县开展一次社会调查,通过政府或企业网站查询;实地调查走访;向统计局、环保局等部门了解有关信息等。该小组通过调查了解到如下情况:该县虽然连续实现5年GDP年均增长9%的目标,但主要靠煤炭开采和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工业,不仅发展难以为继,而且污染严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城乡收入差距4.3:1,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的现象仍然存在;文化事业发展严重滞后,电影院倒闭,各乡文化站关门;一些村组织瘫痪,干群关系紧张,村 民的不满情绪在蔓延,对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构成潜在威胁。
结合以上材料请你为扭转该县现状,促进该县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建议。(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将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2001年和2011年中国出口商品情况图。

材料二 2012年国家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品牌;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完善进口政策,搭建更多的进口促进平台等等。同时,国家进一步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4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国家为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采取的经济措施有何作用。(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和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1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我国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

注: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一般在60%以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在50%左右。
材料二:我国西部某县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把工作重心放在招商引资建科技工业园上,但最终收效甚微。该县政府通过反思和调研,决定调整思路。他们制定发展规划,加强科技投入和信息服务,关闭了高耗能、高污染的小煤窑和小水泥厂等,根据本县土壤、气候和资源等特点,引导企业和农民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的中草药加工和优质苹果种植,并推进产业化经营,形成优势产业链;充分利用本县奇特的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改善投资环境,结合本地资源优势,确定新的招商项目。该县经济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什么?(4分)
(3)结合所学经济常识,并根据该县的成功经验,谈谈西部地区应怎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丽中国”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融合,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材料一  高二(1)班同学以“建设美丽家园”为主题,收集资料,展开讨论。
材料二   生态文明建设呼吁富于时代精神的消费观念。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有人推崇消费主义,强调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勤俭节约的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当代中国,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
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认为,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A市政府应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材料一“讨论结果”中的任意一个观点,并说明该观点在思想方法上的不足。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关系,经济的基础地位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经济与文化关系,传统文化
(4)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指出消费主义的错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