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中央电视台主办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此活动一经报道和刊载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这表明 ①文化塑造人生           

2013年11月,中央电视台主办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此活动一经报道和刊载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这表明 ①文化塑造人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3年11月,中央电视台主办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此活动一经报道和刊载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这表明 
①文化塑造人生                        ②文化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
③文化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一经报道和刊载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这说明文化影响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文化活动,同时优秀的文化塑造人生,故题肢①②正确;题肢③④与题意无关;故答案选A。
举一反三
书信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伟大的作家维克多.雨果把创作的小说寄给了出版商,过了一段时间未见回复,就去信询问。他只在信上写了一个问号,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出版商的复信——一个惊叹号。不久,雨果的作品出版了,它就是皇皇巨著《悲惨世界》。雨果和出版商间奇妙的书信主要体现了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了文化的物质载体  ②作为文化的标点符号也会凝聚成精神力量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流方式和思维方式        ④优秀文化可以启迪智慧,丰富精神世界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珠算萌于商周,始于秦汉,目前发现的最早用来计算的圆珠便是西周时期的陶丸。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珠算在我国历史上长期发挥作用,曾创造了不少奇迹,比如在我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时,科学家们甚至借助珠算协助计算机准确得到了相关重要数据。
经过我国长达5年的不懈努力,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具有1800年历史的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逐渐被削弱,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珠算被取消。
对于珠算的没落,有人觉得可惜,建议让珠算回归小学课堂。理由是打算盘有利于锻炼学生手指的灵活度,智力潜能、思维敏感度和空间想象能力,促进大脑发育。有人则表示反对,认为珠算是一种过时的计算工具,从应用上来说,计算器比算盘更方便,学生很容易掌握。况且,重学珠算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未必乐于接受。
(1)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珠算回归小学课堂?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10分)
(2)联系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角度,分析说明人们对珠算回归课堂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12分)
(3)专家认为,无论珠算是否能回归学校课堂,都应该开展保护珠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这是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请联系实际生活,就保护珠算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两条具体建议。(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众多新词里特别闪亮的一个,在“美丽中国”的愿景下,文化建设更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艺术素养,把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寄予每个自觉的个体,真正带来文化的多元和丰富生态,让中华文化的魅力绽放“美丽中国 ”。
材料二 围绕着“美丽广东”这个主题,2014年广东省把城镇化作为扩内需的最大拉动力,正确处理城镇化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规划城镇布局,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实施百镇建设示范行动,走符合发展规律、具有广东特色的城镇化之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评析“只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一定能够建设美丽中国”。(9分) 
(2)请用“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解读广东省城镇化做法中体现的哲理(8分)
(3)某校积极响应建设“美丽广东”的号召要打造“美丽校园”,就“美丽校园人人共享,美丽校园人人有责” 展开讨论。如果你是该校同学,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列出你交流发言的提纲。(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科学文化修养决定思想道德修养
C.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熏陶,能促进人的发展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以生动的文学艺术形式
①表达了中华民族向往和平的美好追求  
②抒发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乐观情怀
③体现了科学理论武装人的价值引领    
④迸发出优秀作品鼓舞人的感召力量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