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来,三农问题伴随“用工荒”的出现,更加令人关注。材料一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强调,农业科技具有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2012年以来,三农问题伴随“用工荒”的出现,更加令人关注。材料一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强调,农业科技具有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2年以来,三农问题伴随“用工荒”的出现,更加令人关注。
材料一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强调,农业科技具有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要采取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农技服务,培育和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完善教育科技培训政策,造就新型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措施,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做法的理论依据(8分)
材料二 针对现存的“用工荒”问题,某校同学们通过探究发现:一方面是用工难,另一方面却又是就业难,两难并存。这“两难”,既是劳动者的困惑,也是企业的困惑,更是政府的困惑。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
(2)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就上述“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如何和谐共“舞”。 (6分)
答案

(1)①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政府加大对农技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2分)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给经济以重大影响。中央提出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提高农民科技素质。(2分)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中央提出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广科技成果。(2分)
④农民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中央提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技推广能力。(2分)
(2)①作为政府应该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2分)②作为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视文化对经济和人的影响,提高经营者的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2分)③作为劳动者,要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要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根据中央“一号文件”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对应回答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抓住措施中的关键地方,简单地进行总结概括,并回答体现的原理。“政府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体现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中央推出的产学研相结合战略,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完善教育科技培训”重视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开展人才培训”因为农民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2)首先要明白材料中的“两难”内容,再分别从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三个角度提出合理的措施,原理的范围是文化生活知识,要注意主体与行为的一致性。学生可以从政府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劳动者个人提高自身修养等角度回答。
举一反三
文化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小题.
小题1:我们要以文化担当托起中国梦,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的建设需要我们
A.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汲取和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一切文化
C.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改造腐朽文化
小题2:为激励广大青少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向全国青少年推荐100种优秀图书和100部优秀影视剧。这是因为优秀文化能
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决定人的实践活动               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材料一 中国作协“贺词”云,在几十年文学创作道路上,莫言对祖国怀有真挚情感,与人民大众保持紧密联系,潜心于艺术创新,取得了卓越成就。莫言的作品常常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从中华民族百年的命运和奋斗中吸取思想力量,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
(1)从材料一作协“贺词”中,你能感悟到哪些哲学道理? (10分)
材料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中国文学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广大中国作家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莫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原因。(12分)
材料三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 2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的授奖评语用了专为莫言“量身打造”的概念一一“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相融合”。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莫言的作品展现了将独特性与世界性相结合而产生的文学魅力。
(3)结合材料三,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莫言作品的文学魅力。(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少林武术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传其前身是北魏高僧达摩“面壁坐禅、驱除疲劳”而创编的一套“活体法”,后经历代僧徒们长期演练、充实而逐步形成为一套拳术。由于历代统治者崇佛尚佛,少林武术得到了较快发展,民间至今还流传着“十三棍僧救唐王”、帮助戚继光抗倭立功等故事。
改革开放后,随着电影《少林寺》热播,少林武术热潮席卷全球。当前,人们对少林武术的价值定位具有新的时代内涵,遍地开花的少林武馆,每两年一届的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武术搭台,经贸唱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少林武术社会价值的延续与变迁。(12分)
(2) 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点”的知识,说明当前人们对少林武术价值定位为什么会具有新的时代内涵。(10分)
(3) 结合材料,为弘扬少林武术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生产力”,这一观点说明              
A.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B.文化塑造人生
C.文化能反作用于经济D.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经过近三个月的寻访和事迹展播,引发了强烈反响,引导更多的人关心和关注农村教育,支持和帮助乡村教师。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④优秀文化能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