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凝聚亿万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中国梦”凝聚亿万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国梦”凝聚亿万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1)运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谈谈以“中国梦”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的认识。(7分)
材料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其价值目标是为了人民的福祉,坚持历史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 结合材料二,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说明,实现中国梦应怎样坚持历史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6分)
材料三:“中国梦”也是“美丽乡村梦”。杭州A村借自然山水、融中国文房四宝于一体,展现着浓郁的耕读文化,依据山水秀丽和古建筑保存完好的特点,着力挖掘休闲旅游的文化特色。这座经历近千年沧桑风雨的古村庄,曾一度“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如今焕发青春走进了新时代。在城市化进程中,该村没有按照“城里人”的标准“输入文明”,而是充分尊重当地文化,既发展经济更保护绿水青山,着力发展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农民持续增收,也让游客体味农村的古朴风情。
(3)结合材料三,谈谈A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怎样把握“矛盾特殊性”的?(8分)
(4)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知识,谈谈A村的“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6分)
材料四:“中国梦”也是“美丽都市梦”。天堂杭州好堵!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杭州市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加快地铁等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载能力;加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力度,鼓励公交出行;改善自行车、步行交通系统和驻车换乘条件,倡导绿色环保出行;完善“限牌”总量控制、“错峰限行”交通管理措施,进一步缓解交通拥堵,打造美丽杭州。
(5)结合材料四,分析说明杭州市是如何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解决交通拥堵的。(7分)
答案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增添的新的时代内容。(2分)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人民的梦,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重要功能,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分)
“中国梦”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以“中国梦”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分)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改革的主力军。实现中国梦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3分)
实现中国梦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不断为人民造福。(3分)
(3)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A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把握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依据山水秀丽、古建筑、耕读文化的优势,着力挖掘休闲旅游的特色;(2分)把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矛盾,使这座千年古村庄焕发青春,走进了新时代;(2分)把握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的特殊性,立足当地优势和文化特色,借鉴“城里人”的标准,既发展经济更保护绿水青山,着力发展休闲旅游。(2分)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A村依托传统古建筑、耕读文化,发展特色休闲旅游,建设美丽乡村,带动农民持续增收。(3分)A村发展休闲文化产业,丰富文化消费,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美丽乡村梦”托起“中国梦”。(3分)
(5)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杭州市既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又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推动大交通建设。(2分)
该市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从整体布局出发,统筹规划,注重整体功能的发挥,推动大交通建设。(2分)
该市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地铁、公交、自行车、步行交通系统、“限牌”总量控制、“错峰限行”,不同功能优化组合,良性互动,实现系统的最大功能。(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第一问要求运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谈谈以“中国梦”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的认识。本问的原理限定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题型为认识类的,我们可以把中国梦上升到民族精神的意义,联系教材,回答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另外还要回答,以“中国梦”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题第二问,要求结合材料二,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说明,实现中国梦应怎样坚持历史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本题的原理限定为“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题型为措施类的,可以从两大原理出发组织答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现中国梦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实现中国梦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本题第三问要求结合材料三,谈谈“美丽乡村”建设是怎样把握“矛盾特殊性”的,本题为指定原理类的题目,所以要从矛盾特殊性的表现去分析,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依据山水秀丽、古建筑、耕读文化的优势,着力挖掘休闲旅游的特色;把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矛盾,使这座千年古村庄焕发青春,走进了新时代;把握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的特殊性,立足当地优势和文化特色,既发展经济更保护绿水青山,着力发展休闲旅游。
本题第四问要求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知识,谈谈“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本问的题型为意义类的,原理限定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我们可以联系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美丽乡村梦”托起“中国梦”,结合材料来组织答案。
本题第五问要求结合材料四,分析说明杭州市是如何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解决交通拥堵的。本题为指定原理类的题目,杭州市既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又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推动大交通建设,这体现了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该市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从整体布局出发,统筹规划,注重整体功能的发挥,推动大交通建设。地铁、公交、自行车、步行交通系统、“限牌”总量控制、“错峰限行”,不同功能优化组合,良性互动,实现系统的最大功能。体现了该市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解答好本题就要对系统优化的方法的理论层次理顺清楚,并准确作答。
举一反三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有所养”正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问题。
材料一  图17   2008—2012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及老龄化比例

注:当某一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时,进入老龄化社会。
表2 中国老龄人口医疗费用支出和部分服务需求情况
年份
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GDP比重(%)
需要长期照料服务的老年人口数量(万)
2008年
0.76
1370
2010年
1.11
1530
2020年
7.0
2100
(1)指出材料一中图和表的信息。(7分)
材料二  古话说: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随着电视剧《老有所依》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需求的关注和热评。晓涛一家就此发表看法。

注:居家养老是指老人居住在家,由社区等为他们提供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是指在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等机构养老。
(2)有人认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严重冲击,我国传统的孝文化已经过时了,必须剔除。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给予评析。(12分)
材料三  2013年9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将“以房养老”作为完善养老服务业投融资政策的一项举措。“以房养老”是个人自愿的补充养老保障措施之一,是建立在自愿成交的市场行业基础之上的个体行为,不可能替代“基本养老”。养老服务是重大民生问题,政府是保障基本养老的主导力量,基本养老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是政府给民众的承诺和责任。
有关专家指出,“以房养老”作为舶来品,在英法等发达国家之所以流行,主要与高遗产税有关。目前在我国推行必然会遇到不少阻力和重重困难,如传统“养老观念”的束缚、金融机构因风险大而不愿涉足、相关制度法律不健全等。因此需要各方共同配合和协调,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措施,需经多次试点等到成熟后再推广实施。
结合材料三,请你就政府应如何合理推进“以房养老”这种养老方式提出三条建议,并从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角度说明其依据。(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大部分客家人祖籍中原,来到福建后,由于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不得不改变以往的生活习性,并不断吸收和融合当地原土著民族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可见
A.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文化,享用文化
B.环境决定文化,优秀文化对环境有积极作用
C.文化在交流借鉴过程中失去其原有的特点
D.受历史、自然等因素影响,文化具有民族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目前《牛津英语词典》中有二百余个包含中文渊源的词汇。全球语言监督机构预测: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中文对国际英语的影响比英语国家还大。这说明(   )
①世界各国文化都具有包容性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经济发展能增强文化影响力          ④文化对综合国力的影响越来越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首来自挪威的音乐组合伊尔维萨克兄弟演唱的神曲 《狐狸》,因歌曲歌词搞怪.富有自然气息被网友称作“狐狸叫”神曲。目前,《狐狸叫》在全世界已刷新《江南Style》过亿纪录,并只用了30多天的时间破亿点击,势头异常凶猛,打破2012年鸟叔《江南Style》52天的纪录。这主要表明(   )
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科技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C.大众传媒是文化发展的唯一手段D.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电视剧《焦裕禄》再次在央视播出。焦裕禄的事迹广为传颂,他身上所体现的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奉献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这是因为
A.优秀文化植很于伟大的时代精神B.优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人们D.文化借助传统媒体影响深远持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