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大型史诗动画片《孔子》登录央视荧屏并于2011年5月13日在第64届法国戛纳电影节亮相,同时作为教材进入全球孔子学院。回答小题1:孔子崇尚“述而

2011年3月,大型史诗动画片《孔子》登录央视荧屏并于2011年5月13日在第64届法国戛纳电影节亮相,同时作为教材进入全球孔子学院。回答小题1:孔子崇尚“述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1年3月,大型史诗动画片《孔子》登录央视荧屏并于2011年5月13日在第64届法国戛纳电影节亮相,同时作为教材进入全球孔子学院。回答
小题1:孔子崇尚“述而不作”的原则,他的弟子将其主要言论集结编纂成《论语》,从而将孔子的思想形诸文字。如果不是他的弟子的努力,孔子的思想就可能因为缺少文本而不易广泛传播和发扬,这说明(  )
A.孔子的言论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B.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不会消亡
C.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D.儒家思想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
小题2:孔子思想历经两千多年依旧被传承,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其特有的包容性 ②史书典籍的传承 ③汉字的使用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小题1:C
小题1:A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A与材料无关,排除。B与材料无关,排除。C符合题意,《论语》属于史书典籍,流出至今,应选择。D错误,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排除。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其中文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考查内容为书本知识,难度不高。
小题1:试题分析:① 正确,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应选择。②正确,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③正确,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应选择。④不符合题意,排除。因此保留①②③,选择A。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它具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并明确文字与史书典籍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代表,发挥者重要的作用。本题考查内容为书本知识,难度不高。
举一反三
著名学者季羡林称誉道:“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种语种。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文要60秒,汉语5秒就够了。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消亡的从象形到形声、会意交融相合和不断发展完善的最古老文字。华夏民族数千年以来一直用汉语思考、用汉语交流、用汉语书写,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汉语文化孕育了中国人的智能智力,铸造了中华文明。”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优于其他民族文化
④中华文化注重实用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现在90后人群,或者包括80后段人群以及其他人,在QQ上或其他文字交流区大量使用自己编造的不规范汉字,这种趋势越来越普遍,甚至成为90后的一种认知标签。汉字的不规范使用引起了社会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关于汉字正确的看法是
A.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C.汉字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D.汉字是人类文明首要的记载工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晋东南一带的民歌,调式古朴;晋东北地区的民歌,音调高亢,有雄浑之感;晋南地区的民歌,时代气息浓郁,感情热烈;晋中地区的民歌,灵活自由、富于变化。山西民歌的这些特点表明
A.不同区域的文化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其中,“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力量之源。下列有关“和而不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指的是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虽然不同,但在逐渐走向融合
②它指的是中华文化能和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③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④它是指中华文化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一切成果
A.①③B.②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华文化像一个很大的圆心,圆的半径就是中文,半径有多长,文化就能够走多远。”在著名作家余光中看来,中华文化正是依靠汉字才流传至今,“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教这些东西,不能让它缺席。”这说明
①中文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
②汉字是世界文化的载体
③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