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所体现的哲理有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所体现的哲理有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所体现的哲理有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⑤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是说意识的能动作用。和“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无关。故③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所体现的哲理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本题选B项。
点评:本题是知识限定类试题,此类试题,由于仅仅涉及书本的基础知识,只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在高考中不是重点。本题难度较小。
举一反三
2009年曾全球大流行的“甲流H1N1”,2012年冬再度成为京城最活跃的流感病毒种类。2012年12月31日到2013年1月6日,北京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463例,死亡9例。其中,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38例,死亡2例。
针对甲型H1N1死灰复燃及反复发作的状况,有的同学说:“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之外,是人无法认识的”。
请你运用哲学的相关知识对“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之外,是人无法认识的”这一观点加以评析。(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面对日趋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会议认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做好2013年经济工作;要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遵循市场规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解读?(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有容乃大”。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木;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上述观点的不足之处在于(     )
A.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B.在自然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观点
C.没有看到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D.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诗《江楼感旧》:“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对该诗蕴涵的哲理分析最恰当的是(   )
A.世界是普通联系的
B.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D.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利用率低,森林覆盖率较低,生态环境保护面临严峻的形势。“美丽中国”是2012年11月9日胡锦涛在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作报告时提出的新的发展观点,为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之一。 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请你从唯物论角度为建设“美丽中国”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