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施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下列观点中与其相近的是:A.静者静动,非不动也B.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D.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

惠施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下列观点中与其相近的是:A.静者静动,非不动也B.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D.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惠施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下列观点中与其相近的是:
A.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B.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
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D.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题干中“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的观点认为物质是绝对运动的,但是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属于诡辩论和相对主义观点,A观点是唯物辩证的,B观点是唯心主义,C观点强调绝对运动否定相对静止,D观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故A、B、D均不符合题意,C观点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C。
点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本题难度适中。
举一反三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贵州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地区于2012年9月7日连续发生5.7级和5.6级地震。已造成80人死亡,地震引发的山石滚落阻断了通往灾区的道路。这说明:
A.自然界是物质的
B.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
C.本质隐藏在事物内部,个人是不可能把握事物本质的
D.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   )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C.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D.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人云:“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焚林而畋,非不收兽,明年无兽。”上述材料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
A.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联系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
C.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D.违背规律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曾提出如下悖论: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乌龟从第10米的地方起跑。假设他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他跑到第10米时,乌龟已爬到第11米处。当他跑到第11米时,乌龟已爬到11.1米处……依此类推,阿基时斯只能无限接近却永远不能超过乌龟。这一观点
①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②夸大了静止的相对性
③肯定了运动的连续性          ④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希腊的赫拉克里特认为“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河流”,而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认为“人甚至不可能一次踏入同一河流”,对于这两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前者夸大物质运动,后者强调相对静止
B.前者否认相对静止,后者强调绝对运动
C.前者否认意识能动性,后者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
D.前者肯定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