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主要说明(  ) 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意识很难准确地反映客观事

苏轼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主要说明(  ) 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意识很难准确地反映客观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苏轼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
山中。"这首诗主要说明(  )
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意识很难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意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
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A、C的说法与题目无关,B的说法是错误的,所
以选择D。
举一反三
"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去,直领诗情到碧霄。"从唯
物论角度看,这首诗反映了(  )    
A.物质是运动的
B.对同一事物人们的反映有差别
C.四季更替是不可违背的
D.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料一:我国GDP约占世界的4%,消耗的资源占世界的25%以上。人均GDP
排名世界100多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材料二:2010年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的大幕在黄浦江畔缓缓落下。本届世博会的定位是
“简朴而不失亮点、热烈而不求奢华”,奉行“一次性投入,可循环使用”的原则,以充分
体现科学办博、节俭办博。
结合材料,从唯物论角度分析我们为什么要节俭办世博?(1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2年7月4日开始的黄河调水调沙实验是利用小浪底水库泄洪,通过人造洪
峰的手段来实现的。实验采用蓄清排浑运作方式,利用75.5亿立方米的调沙库容可滞拉泥
沙78亿吨,相当于20年下游可窗不淤积抬高,改写了历史上传统的治黄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创造了治黄史上的奇迹。    辩题:“人定胜天”  (1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生活中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哲理。个人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中有智慧、
有哲理;与人交往、待人接物中有智慧、有哲理;做学问、搞经营中有智慧、有哲理;治国
安邦同样有智慧、有哲理……
结合材料谈谈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黑洞是一种人们至今还没有观察到的特殊物质,但科学家们根据爱因斯坦的科学
理论对黑洞的特征作了生动的描述。材料说明      
A.有时是先有意识后有物质B.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C.意识是人脑的产物D.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