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面内,若直线a⊥c,直线b⊥c,则a∥b;在空间中,若直线a⊥c,直线b⊥c,则直线a与直线b 不一定平行。这说明    A.人们无法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B

在平面内,若直线a⊥c,直线b⊥c,则a∥b;在空间中,若直线a⊥c,直线b⊥c,则直线a与直线b 不一定平行。这说明    A.人们无法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B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平面内,若直线a⊥c,直线b⊥c,则a∥b;在空间中,若直线a⊥c,直线b⊥c,则直线a与直线b 不一定平行。这说明    
A.人们无法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可能是错误的
C.真理具有客观性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充分表明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如果超出这个范围,真理就成了谬误,故D正确;意识能够正确反映物质,人们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故A错误;BC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D。
举一反三
材料一 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20世纪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80年代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2013年年初,北京等地的严重雾霾天气使得环境保护更成为国人关注的热点。
材料二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的社会发展总布局。号召建设“美丽中国”,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生活,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 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2)结合材料中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运用认识论的观点说明认识是怎样发展的。
(3)结合材料,请拟两条“低碳生活”的建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漫画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真理是客观的,只有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才是真理
B.真理是有条件的,懂得越多越接近真理
C.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懂得越多谬误越多
D.认识具有无限性,不可能真正认识真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西方经济学家研究发现,技术创新的周期与经济繁荣周期成“逆相关”,重大基础性科技创新的高峰均接近于经济萧条期。这种现象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来源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11月14日十八大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写入党章。这体现了
①真理是客观的 ②真理是具体的的有条件的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④认识具有循环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左图是一只癞蛤蟆,如果把它逆时针转动90°(如图),则是一匹骏马。其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对同一事物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②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
③人们的认识受多种条件的限制          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事物有导向作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