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2010年10月15至18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还是12月10至12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

无论是2010年10月15至18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还是12月10至12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无论是2010年10月15至18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还是12月10至12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表示都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为今年的乃至未来五年的中国勾勒出一副科学发展、国强民富的路线图。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放射出日益灿烂的真理光芒。
有人认为,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所以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
请你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对这种观点进行评析。(11分)
答案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尽管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但当一个人的认识 与客观对象相符合时,他就获得了真理,而且不容怀疑,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因此真理是绝对的。(4分)
但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具体的(1分)。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过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半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2分);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任何真理都是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不顾条件的推移、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就会变成谬误(2分)。而且真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不断向前发展。因此,真理又是相对的(1分)。总之,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在真理观上我们既要反对夸大绝对性的形而上学,又要反对夸大相对性的相对主义。(1分)
解析

举一反三
2011年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应对艾滋病。这种实践活动是一种(   )
①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②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③自觉的能动性的活动
④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认识和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认识是一个过程,而真理是不变的 
②真理的内容是客观,而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③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④认识、真理都是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
A.①②④B.②④C.①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10月15日,温家宝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指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有了物质基础,“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这意味着我党的执政理念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国强”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
请运用认识论知识回答“十二五”规划目标从“国强”到“民富”的转变体现的哲理。(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回答7-8题。
小题1:下列活动中属于实践的有 :(  )
①学生看书 ②法官办案 ③蜘蛛织网 ④调节分配结构
A.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④
小题2:在能源高度紧张的今天,应用超导技术降低能耗已成为许多科学家研究的新课题。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B.认识世界是实践的最终目的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科学实验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嫦娥二号”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经过长期共同努力自主研发而成的,与“嫦娥一号”相比,其搭载CCD相机的分辨率更高,以便获得更加清晰的月球表面的影像数据,其他探测设备也有所改进,所探测到的有关的数据更加翔实。这表明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④后获得的认识一般比先获得的认识更深刻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