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我们经历了一个探索过程。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形成低投入、低消耗

材料一: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我们经历了一个探索过程。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形成低投入、低消耗

题型:0115 期末题难度:来源:
材料一: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我们经历了一个探索过程。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十七大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战略任务,强调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三个方面加以转变;十七届五中全会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并做出了具体部署。
(1)材料一中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过程体现了哪些认识论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2011年2月13日,山东省“两会”新闻发布会指出,根据山东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十二五期间, GDP预期达到9%,注重淡化增速观念,引导强化转型意识,突出明确效益导向,在“十二五”发展指标上,比“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要低一个百分点。同时将根据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具体调整,尤其更注重环境、社会效益。
(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论的角度,说明我省的做法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人们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不断发展。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或认识的过程是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上升)。在对发展方式的探索中人们的认识日益深入。
(2)①能动地认识世界。我省制定GDP预期目标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正确分析了山东经济发展的新形势。②能动地改造世界。我省淡化增速观念,引导强化转型意识,制定的规划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实事求是(或者注重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立足于山东经济发展的现实做具体调整,更注重环境、社会效益、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举一反三
在许多科学家眼里,科学难题正是科学进步的阶梯。如何用科学的问号吸引青少年,让他们领略科学的魅力,培养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是科技界和教育界必须重视的时代课题。从认识论角度看[     ]
A、人们的认识都是对事物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B、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的认识对社会实践具有决定性作用
C、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题型:湖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7月,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水深度首次达到3759.39米,有力推动了我国深海探矿、海洋打捞事业的发展。这表明[     ]
①事物的发展促进了人类认识的提高
②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③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情之间的联系
④改变自然规律可以服务于物质生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题型:广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著名物理学家基普·索恩说道:“从前,时间旅行是作家的专属领域,严肃的科学家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它。但是现在,在严肃的科学期刊,可以看到优秀理论物理学家撰写的对时间旅行可行性的分析文章。”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②人文科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科学的使命在于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06年12月,科学家通过比较火星探测飞船在过去7年中对火星表面相同地点拍摄的照片,提出一个大胆的推断——火星上现在就可能存在生命所必需的液态水。这一科学探索活动表明:[     ]
A、人类能够在实践中认识自然
B、自然界的变化不可能受人类的影响
C、人类能够在实践中改造自然
D、自然界随人类意识变化而变化
题型:广东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智慧、经受检验,都要依靠人民群众付诸实践、取得实效。这体现了:[     ]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②认识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题型:江苏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