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6月27日,在20国集团多伦多峰会上作了题为《同心协力共创未来》讲话,表示要审慎稳妥把握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时机、节奏、力度,巩固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他

***胡锦涛6月27日,在20国集团多伦多峰会上作了题为《同心协力共创未来》讲话,表示要审慎稳妥把握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时机、节奏、力度,巩固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他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胡锦涛6月27日,在20国集团多伦多峰会上作了题为《同心协力共创未来》讲话,表示要审慎稳妥把握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时机、节奏、力度,巩固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他并表示,要确保20国集团在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在这篇讲话中,胡锦涛就推动世界经济尽早进入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提出3点建议。第一,推动20国集团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机制转向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要全面落实前3次峰会作出的决定和达成的共识,共同维护20国集团信誉和效力,本着循序渐进、互利共赢的原则推进20国集团机制化建设,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分歧,确保20国集团峰会机制在健康稳定轨道上向前发展。要处理好20国集团机制同其他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的关系,确保20国集团在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第二,加快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第三,促进建设开放自由的全球贸易体制。我们必须以实际行动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坚决倡导和支持自由贸易,继续承诺并严格执行不对商品、投资、服务设置新的限制措施。发达国家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本着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坚持以对话协商妥善处理贸易摩擦。
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请分析中国政府关于上述建议的政治学依据。
答案

(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国际社会需要协调国家间利益,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3)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它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解析

举一反三
新华社2010年6月24日电,最近,中国公安机关破获了一起重大恐怖组织案件,抓获以阿不都热西提·阿不来提(男,新疆莎车县人,42岁)、依明·色买尔(男,新疆岳普湖县人,33岁)为首的10余名恐怖组织头目、骨干及成员。该恐怖组织曾于北京奥运会期间在新疆喀什地区组织驾车袭击公安边防官兵案和库车县恐怖爆炸袭击案。针对记者有关反恐会不会影响到中国的民族关系的问题,毛公宁回答说,反恐不会影响中国的民族关系。暴力恐怖活动不得人心,暴力恐怖活动违背法律,违背全国各族人民的愿望和利益,所以对这种暴力活动依法进行打击,不仅全国各族人民支持,而且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的统一。
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新型民族关系?
(2)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青年学生应该怎么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1月30日,国务院公布的“新拆迁条例”征求意见稿,即《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为此,高一(1)班同学上网收集到如下的信息:“新拆迁条例”在许多方面有所调整
 
新拆迁条例(征求意见稿)
旧拆迁条例
名称变化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部分内容变化
强制搬迁
强制拆迁
为公共利益方可搬迁
没有界定公共利益拆迁
明确规定先补偿,后搬迁
没有具体规定补偿程序
明确禁止暴力征收,禁止断水、断电、断气
没有禁止暴力征收
注:强制执行,是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根据执行文件的规定,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的一种强制性的措施。
(1)新拆迁条例更多地体现了以人为本。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坚持以人为本?
(2)同学们还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并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但在部分地方政府,仍然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强行拆迁,人们手中的房产证,却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引发了权大还是法大的社会思考。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及其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4分)
(3)根据收集的信息,同学们积极讨论,并最终达成共识: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要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要通过正当的途径和渠道进行维权。为此,请你谈谈公民怎样进行正确的政治参与?(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不同时期涌现出来的千千万万先进模范人物,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建立看卓越功勋。他们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材料二 一代又一代先进模范人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谱写了如歌如泣的动人赞歌,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
结合材料,运用有关哲学知识回答:
(1)从人生观角度,谈谈你对“伟大劳模精神”的认识。(6分)
(2)从唯物论角度,分析新时期大力弘扬伟大的劳模精神有何重要意义?(3分)
(3)从唯物论角度,新时期大力弘扬伟大的劳模精神有何重要意义?(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随着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低碳”一词一夜爆红,低碳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正影响和改变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对自然资源索取的方式以及人们生活的习惯和思维方式。为此某校高二(18)班同学开展了以“注重生态环保,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情境一 同学们了解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做法日益不可取。正是这种清醒,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它预示着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文明时代,即生态文明建设时代。
(1)结合材料说明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4分
情境二 同学们还了解到,在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中,要做到“六个依靠”:依靠结构调整,这是节能减排的根本途径;依靠科技进步,这是节能减排的关键所在;依靠加强管理,这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依靠强化法制,这是节能减排的重要保障;依靠深化改革,这是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依靠全民参与,这是节能减排的社会基础。
(2)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我国政府迎接低碳经济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8分
情境三 “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可以理解为: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低碳一族正在慢慢形成。张明认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公民,生活中必须坚持“低碳生活、绿色消费”,于是他准备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市中心广场搞一个宣传活动。
(3)请你协助张明拟订一个相关的主题并设计一些可行性活动的内容。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要求,从2008年开始,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即着手研究选举法的修改,先后到8个省市区进行调研,重点听取对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问题的意见;对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所涉及的问题,深入分析、反复论证,形成了选举法修正案草案。2009年10月、12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对草案进行了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
结合材料,谈谈选举法修正案的立法过程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