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答案
   (l)任何哲学都是自己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一定时代的哲学可能正确或比较正确地反映社会生活,也可能不那么正确乃至错误地反映社会生活。所以,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分)
(2)真正的哲学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所以,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3分)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4分)
题中观点把所有哲学都看成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不正确。(1分)
解析

举一反三
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从1993年至1996年间,政府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了防范中国经济m现衰退,政府把“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003年以来,政府开始适当紧缩银根,货币政策在“稳健”和“适度从紧”之间寻找平衡;2007年中央经济T作会议面对中国经济存在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将货币政策南“稳健”改为“从紧”。2008年10月8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O.27个百分点;从10月15日起,下凋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O.5个百分点。多数专家认为,继2008年9月15日之后央行再度宣布下调“二率”,意味着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上已告别从紧,转向松动,政策重点开始转向“保增长”。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运用和调整货币政策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人民银行为什么2008年9月、l0月不断下调“双率"?
采取怎样的一种货币政策,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这次政策调整,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大背景下出台的。面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适时调整有关政策措施,这是必要的,也是落实灵活审慎经济政策的具体体现,将有利于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我国金融体系包括资本市场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
(3)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常识说明政府调整有关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二:五年来,W市与全国单位产值能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率比较


 
图一:五年来,W市与全国三大
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比较

 
 
注: W市地处西南,矿产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文化遗产独特。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W市GDP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财政收入增速保持在16.5%左右,但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为4.5%,贫富差距大。市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安全指数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1)请分析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的经济现象,并指明图一和图二之间的联系。(8分)
(2)根据材料一,请运用经济学知识,为W市的科学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12分)
(3)结合上述材料,为促进W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该市政府应当如何履行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七 2009年入秋以来,包括重庆在内的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共5104.9万人因旱受灾,饮水困难人口1609万人,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威胁。对此,专家认为:此次旱灾既与天气异常有关,也有西南地区植被破坏、生态失衡有关。
旱灾发生后,重庆市委、市府立即作出了抗灾的重要指示。各有关部门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作风投入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
(6)西南地区遭遇特大旱灾和重庆市的应对措施给我们什么样的唯物论启示?(12分)
(7)运用经济学知识,结合材料七分析我国未来粮食价格的走势。(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0分)2009年11月8日~9日,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探讨如何深化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谋求可持续发展。温家宝总理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上宣布了中国同非洲合作八项新举措。
材料一:我国与非洲各国的交往源远流长。1405年至1433年间,中国明代的大航海家郑和就曾经率领庞大的船队7次下西洋,足迹遍及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什么地方?有何意义?(6分)
材料二:1955年4月18日,第一次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29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另有5个国家派代表列席。这次会议的成员代表了占世界面积1/4,人口2/3的国家的人民.是世界史上第一次完全由亚非国家自己发起、自己举办,并且没有一个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中国派出了以***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出席,并为推动会议的成功举行发挥了巨大作用。
(2)第一次亚非会议又被称为什么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提出了什么方针?在当时情况下,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具有什么历史意义?(14分)  
材料三:下图为南非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四:开普敦港是南非的主要港口之一,位于南非西南沿海,南距好望角52km。开普敦是南非的金融和工商业中心,是南非第二大城市。交通运输发达,有铁路可直达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公路与国内各地相通接。港口距机场约20km,每天有航班飞往约翰内斯堡,再连接国外航班。
(3)简要分析开普敦港形成和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10分)
(4)好望角处是世界重要航线经过的海域,但不同季节过往船舶的航速却有所不同,简述影响该航线上船舶航速变化的大气环流状况。(6分)
(5)南非西侧海域是东南大西洋渔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五:据商务部官员介绍,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产生了较大影响。但危机对于双方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企业对非投资项目除贸易、工程等传统领域外,已拓展到农业、旅游、能源、医疗等领域。目前,中国已同29个非洲国家签订了《双边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与9个非洲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协定》。中非企业开展投资合作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正在不断得到改善。
(6)结合材料四,谈谈在中非经贸合作中我国企业应如何促进双方互利共赢。(12分)
材料六:当今世界不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南北发展的差距加大。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南北对话与合作,另一方面要大力增进南南合作,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一致、共谋发展。中国一向重视与非洲国家的合作。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达成的两项成果表明,中国愿意与非洲国家共同努力,尽快摆脱贫困,共享发展成果。
(7)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2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这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0为2005—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单位GDP能耗变化图
(1)上图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4分)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伊始,针对当时的实际,经济发展以工业为主,初步建立起比较完
整的工业体系;后来由于经验不足、对国内外形势判断不准,经济发展受到挫折;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经济取得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一
系列问题: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七大提
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二中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8分)
材料三:读表3回答问题
某市过去以加工贸易为主。2009年以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科技园区的
设把所有高端行业租研发企业集中到一起,形成板块。
①分析:
某软件公司提出由产品经营向客户经营转变,即按照客户的要求,来配置解决方案,提供专业服务。
②分析:
某企业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就业、医疗和教育的环境,及时了解员工的想法和需求,从而引凤来巢。
③分析:
某市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一直是东富西贫。为改变这一局面,该市加大对西部投入,建设大型商业开发区、休闲度假区。
④分析:
某市立足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区域实际,引导农民分层次的向城市、向农村的新型社区集中,引导农民的土流转,进行集约经营。
⑤分析:
 
(3)请运用经济常识知识,逐一分析表3中的地区或企业是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10分)
材料四:面对粗放式经济发展的瓶颈和当前的环境压力,某市市委提出发展低碳经齐。
经过组织专家论证和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决定开展低碳经济试点,打造低碳示范园区;
平倡导政府机关、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过绿色低碳生活。
(4)结合材料四,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提高执政能力的。(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