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采取恰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条件。2008年1月—9月,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与从紧的货币政

材料一: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采取恰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条件。2008年1月—9月,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与从紧的货币政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采取恰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条件。2008年1月—9月,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与从紧的货币政策,目的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为全面通货膨胀。2008年10月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不断加深,我国经济增速下滑,为了尽快扭转这一趋势,中央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由“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
材料二:2009年3月5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指出,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幅度增加政府支出。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等事关民生,将成为中央财政支出的重点。据预算,2009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合计7284.63亿元,比上年增长29.4%。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证货币信贷总量满足经济发展要求。
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分析我国宏观调控政策调整的原因。(8分)
答案
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需要对政策进行调整。(4分)
②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促进实践的发展。国家随着经济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政策,有利于实现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4分)
解析

举一反三
(42分)阅读下列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设福州城市地铁,是福建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福州市打造宜居城市的实际行动。2007年,福州市政府组织专家就《福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进行商讨和论证。2009年6月福州市政府(地铁办)就地铁建设资金的筹措方案向福州市第13届人大常委会报告。2009年12月,城市福州地铁1号线举行动工仪式,福州人翘首以盼20余年的“地铁梦”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1)简要说明材料一体现了《政治生活》的什么道理。(12分)
材料二 随着福州地铁1号线的建设,福州“地铁经济”呼啸而来。地铁是一个产业链的起点,它的兴建将强力带动就业,为地产、机械、建材、通讯、广告等近30多个相关产业带来发展机遇。从短期看,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能够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有利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从长期看,有利于解决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打造宜居城市;带动周边的旅游、购物。地铁沿线地段将被“点石成金”,促进福州的可持续发展。
(2)结合材料二,说明福州地铁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12分)w
(3)简要说明,福建省委、省政府做出建设福州市地铁决策是正确的价值选择。(8分)
材料三 2008年以来,集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交流、合作和研讨于一体的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每年一届在福建厦门举行,规模越办越大。
(4)有人认为举办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重大意义就在于能促进两岸经济的发展。请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知识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材料:为了更好地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2009年11月3日,山东省政府成立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咨询委员会,通过咨询委员会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重大事项进行深入研究,开展科学论证,提出建议意见。
请说明专家咨询参与民主决策对政府正确行使权力的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材料一:2009年10月16日财政部公布的财政支出数据显示: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在保增长的同时,明确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方面的支出7284.6亿元。比2008年增长29.4%。从1一9月份的财政支出情况来看,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也是大幅度增加的。从中央安排的1.18万亿政府公共投资来看,其中相当大比例就是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农村基础设施等民生方面的投入。
结合学过的《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要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8分)
材料二:某市政府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方针政策,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出行难”“贫困家庭生活难”“治安难”这“七难”,决定开展“助业”“助居”“助医”“助学”“,助行”“助困”“助安”这“七助”行动。市政府要求各职能部门在开展“七助”行动中必须注重实效,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把工作纳人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并且在广泛听取和征求人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把这“七助”行动的主要任务目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公开向全市人民作出承诺,自觉接受人们群众的监督。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该市政府是怎样做到对人民负责的。(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分)材料一:201O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大会做《政府工作报告》,在“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部分指出: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行政。切实改进行政执法工作,努力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材料二:温总理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聿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1)结合材料一,谈谈依法行政的重要性。(6分)
(2)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政府应如何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2分)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周年。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六十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状况

材料二 六十年来,国家财政调控能力不断加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通过财政预算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改革开放初期,财政政策激发了地方、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期,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帮助中国控制了经济过热;此后,积极的财政政策又抵御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在这次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平稳回升再次起到重要作用。
材料三 新中国六十年的辉煌历程,是一段上下探索、自我革新的历史。六十年中,我们走过弯路、绕过远路,有过“大跃进”的急于求成,有过“十年内乱”的惨痛教训,但最终我们党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实践中摸索出正确的航线。六十年的艰辛奋斗,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展现了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材料四 建国60年来,我国政府一直把保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作为己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2009年6月24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09年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会议指出,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居民基本生活、推动农村减贫,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1)分析说明表1和表2的关系。(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相关知识,谈谈国家财政是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8分)
(3)结合材料三,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新中国六十年的发展历程。(12分)
(4)结合材料四,说明国务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现的政治学道理。(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