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09年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要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

(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09年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要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09年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要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等方面和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支持重点领域改革。会议强调“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是改善民生的关键点,收入分配改革重在惠及民生。
材料二 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针对“三农”问题,胡锦涛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准确把握保护性耕作在我国处于初级阶段的特征,以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为先导,针对不同区域特点确定我国保护性耕作主导技术模式。以北方一年一熟区为重点,兼顾黄淮海一年两熟区,坚持循序渐进,按照试点、示范、推广的步骤,建设保护性耕作区。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分析深化国民收入分配改革重在惠及民生的意义。(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怎样推行保护性耕作。(12分)
(3)结合材料一从政府履行经济职能角度,说明我国是如何扩大内需的。(8分)
答案
(1)①深化国民收入分配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实现全面小康及共同富裕的目标。(3分)②收入分配改革重在惠及民生,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3分)③收入分配改革重在惠及民生,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分)④收入分配改革重在惠及民生,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分)
(2)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区域特点确定我国保护性耕作主导技术模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体现了这一点。(4分)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要求遵循由“特殊—普遍—特殊”的认识秩序,遵循“试验—示范—推广”的科学程序,准确把握不同区域保护性耕作发展水平和特征,根据试、示范、推广不同阶段的差异,分区域规划,有步骤地开展保护性耕作工程示范区建设,带动周边地区保护性耕作发展。(4分)③主次矛盾关系原理要求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以北方一年一熟区为重点,兼顾黄淮海一年两熟区,体现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4分)
(3)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建设中负有重要的职能,其主要内容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2分)②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引导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拉动内需。(2分)③国家 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市场监管,为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消费活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扩大内需保驾护航。(2分)④国家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扩大内需提供政策支持。(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材料七  2009年12月7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主要任务是确定全球第二承诺期(2012年到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安排。从1990至2005年,中国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了46%。会议召开前夕,中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显示了中国继续加大力度、减少经济发展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坚定决心。
材料八 温总理在此次气候大会讲话时强调,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我们言必信、行必果,无论本次会议达成什么成果,都将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甚至超过这个目标而努力。
(6)运用经济常识的知识分析,我国应该如何努力实现材料七中的减排目标?(10分)
(7)材料七、八体现了哪些政治常识道理?(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2分)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大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回答下列问题。


(1)图10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4分)
材料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经济应对世界竞争之必须,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2009年12月26日武广客运专线开通,投资总额1166亿元。目前,武广客运专线已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投资最大的铁路客运专线。它演绎的“中国速度”表明,我国的科研制造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的发展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武广高铁采用当今世界先进的无砟轨道技术。其铁轨、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路上,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美化环境。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这是中国铁路人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创造的又一新里程碑,它充分展示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的最新成就。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2)运用哲学常识知识分析中国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原因?(9分)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下列地区或企业是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10分)
某市过去以加工贸易为主。2009年以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科技园区的
设把所有高端行业租研发企业集中到一起,形成板块。
分析:
某软件公司提出由产品经营向客户经营转变,即按照客户的要求,来配置解决方案,提供专业服务。
分析:
某企业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就业、医疗和教育的环境,及时了解员工的想法和需求,从而引凤来巢。
分析:
某市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一直是东富西贫。为改变这一局面,该市加大对西部投入,建设大型商业开发区、休闲度假区。
分析:
某市立足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区域实际,引导农民分层次的向城市、向农村的新型社区集中,引导农民的土流转,进行集约经营。
分析:
材料三 面对粗放式经济发展的瓶颈和当前的环境压力,北京市委提出发展低碳经齐。经过组织专家论证和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决定开展低碳经济试点,打造低碳示范园区;平倡导政府机关、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过绿色低碳生活。
(4)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提高执政能力的。(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51年,英国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成了全世界第一场世界博览会,主要内容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展现了工业革命后,英国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在上海举办的2010年世博会,也将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
(1)概述英国工业革命对人类进步的贡献。(12分)
(2)完成《1978--1999年我国工业建设重大工程简表》。(8分)
地点
工程项目
上海
 
湖北宜昌
 
山西平朔
 
北京一九龙
京九铁路
广东
 
 
长江三角洲是世界著名城市带之一,上海为其龙头城市。图10为上海浦东新区城市规划用地分布示意图。
上海外高桥综合区的先进制造业,有240多家出口加工企业,其中包括12家高新技术企业,在200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19.59亿元。
(3)评价①功能区的发展条件。(10分)
(4)大气环流会影响城市工业区的分布异。依据图中①功能区的分布特点,说明大气环流对其产生的主要影响。(4分)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气象部门对于台风等灾害天气,通过卫星遥感等高科教一手段,力争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发布、早处置、趋利避害,力争将损失降低。
(5)指出台风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地区,并依据材料列举主要应对措施。(6分)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发”。城市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但如今“城市病”日趋严重,城市生活已不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但是,随着以信息科技为代表的知识经济的到来,又促使城市成为全球竞争的主角,世界城市、特大都市将成为推动新一轮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引擎。
(6)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知识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提出合理建议。(10分)
预计到2020年,将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到城市。现代化城市将促进工业化的集约发展;能够提供便利的交通、快捷的信息,使传统服务业功能更加丰富,内容更为广泛;低碳为发展方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现代城市发展,承载着人们的幸福。
(7)结合材料分析,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对人的生活将产生哪些积极影响?(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2009年11月18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会见来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时说:中美关系发展历程证明一个道理:“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互信则进,猜忌则退。”
材料二  2010年1月9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就美国政府批准向台湾出售“爱国者-3”反导系统等武器装备一事表示:美国此举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损害中国国家安全和台湾和平稳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请结合材料,运用矛盾观点分析如何把握中美关系发展的大局?(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2010年1月17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上天,这将在我国的环境交通、测绘等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
材料二  2010年1月14日下午至17日,胡锦涛主席在上海市考察工作时指出:创意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要进一步做好园区规划工作,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努力营造新氛围,真正把创意产业打造成上海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请回答:
(1)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说明了什么哲理?(4分)
(2)从哲学角度分析,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创意产业。(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