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中国国内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紧张情况,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制定并全力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

材料一: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中国国内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紧张情况,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制定并全力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中国国内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紧张情况,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制定并全力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他强调,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护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结合材料,谈谈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15分)
答案
(1)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国政府深刻把握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本质联系,制定并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6分)
(2)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重视客观条件结合起来。中国政府遵循客观规律,根据自身国情确定减排目标,做到了从实际出发。(6分)
(3)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取向。中国政府坚持从全国人民和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3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五年来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    
单位:%    
指标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44.5    
41.9    
39.2    
37.9    
37.7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53.5    
52.6    
49.1    
47.7    
46.2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一般来讲,恩格尔系数高于60%就认为是绝对贫困;60%~50%之间是勉强度日,也叫温饱;50%~40%认为是小康;40%~20%就认为是富裕。    
(1)图标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    
(2)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    
(3)请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回答上述变化对社会生产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基于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今年初中央提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从“一防”转向“两防”(即在继续“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同时,要“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7月份将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确定为“一保一控”(即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第四季度整个宏观调控方面已经转向重点保持经济增长,保字优先。  
基于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宏观调控任务作出相应调整。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1992年***南方谈话,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1999年国务院提出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十条意见,为包括西藏在内的广大西部地区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材料五 :在党中央正确领导和其他地区大力支持下,近30年来西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立足本地区的自然、人文、社会状况,勇于探索,走出了一条有西藏地方特色的发  
展道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材料六:  
表3 西藏自治区经济变化情况表  
年份  
人均生产总值(元)  
各产生的产值(亿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8  
375  
3.37  
1.84  
1.44  
1992  
1 468  
16.59  
4.46  
12.24  
1999  
4 166  
34.19  
24.00  
47.42  
2007  
12 109  
55.33  
96.57  
190.29  

资料来源:(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2007年西藏自治区统计公报)  
结合材料四、五、六,概括西藏走特色发展道路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政府近10年来首次提出要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货币政策上的一次重大转向。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从1993年至1996年间,政府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了防范中国经济出现衰退,政府把“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003年以来,政府开始适当紧缩银根,货币政策在“稳健”和“适度从紧”之间寻找平衡;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面对中国经济存在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将货币政策由“稳健”改为“从紧”。  2008年10月8日  ,央行几度宣布下调“二率”,意味着我国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政策重点开始转向“保增长”。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运用和调整货币政策的哲学依据。 (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节能减排,科学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汽车工业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户”,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大幅攀升,对汽柴油的需求急剧增加,造成的空气污染也日益严重。同时,随着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提高,能源安全问题也变得十分突出,加强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因此,针对当前我国汽车行业存在的实际情况,国家决定从 2008年9月1日 起,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提高大排量乘用车及降低小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旨在抑制大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鼓励小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有利于降低汽油和柴油消耗,减少空气污染,促进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的实现。  
(1)试分析上述材料中蕴含的经济生活的道理。(6分)  
   
(2)试从政治生活的角度来分析我国政府调整汽车消费税的原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