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和扶持力度,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国家对西部地区实行税收优惠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和扶持力度,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国家对西部地区实行税收优惠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和扶持力度,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国家对西部地区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体现了税收和财政的哪些作用?
答案
 1)税收的作用:国家税收政策对西部地区的支持体现了税收具有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是通过市场和对经济活动参加者经济利益的调节实现的,其中税收是重要的调节手段之一。税收可以促进生产发展、推进技术进步、维护社会稳定,从而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财政的作用:第一,财政有效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实质上就是在资源配置上对西部地区加大支持力度。第二,财政有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国家在财政转移支付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可以为西部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有利于协调区域发展,促进西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解析
 结合材料,链接教材知识,找出所体现的财政和税收的作用,稍做分析即可。
举一反三
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9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发挥财政政策保增长中的巨大作用。坚持把支持“三农”作为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重点,大力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建设,加大对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投入。
(1)上述材料体现财政支出的哪几种形式?
(2)结合材料说明财政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2006年9月19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提出要建立个人收入档案制度,实现个人收入“一户式” 管理,《办法》还规定,要逐步对所有纳税人实行凳全额管理,对高收入者实行重点监管,实施阻止欠税人出境制度。
材料二 2006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总额为1737.1亿元,占国家税收收入的7%,个人所得税近几年快速增长,已成为我国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
材料三 2005年10月27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修正案对原法律进行了两处修改,即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由800元提高到1600元,并加大了对高收入者征税的力度。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学角度回答“
为什么要对高收入者实行重点监管和实施阻止欠税人出境制度?
(2)联系材料二,三谈谈如何发挥个人所得税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年来我国财政实力不断壮大,全国财政收入连续突破2万亿元、2.5万亿元和3万亿元大关。
(1)财政支出按具体的用途可以分为哪些?
(2)我国财政实力不断壮大有什么积极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2005年我国社会经济收入差距状况分析表
比较项目
全社会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
行业(人均平均工资)
职业收入差距
 
收入
差距
状况
居民收入
基尼系数:
超过0.4
城镇居民:年增速8%-9%
乡村居民:年增速4%-5%
全国机关:约1.6万;事业单位:1.5万;企业:约1.4-1.5万;电力、煤气等行业;超过6万元
企业经营职位和一般职位间收入差距普遍在20倍以上
注:联合国有关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超过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差距悬殊。
材料二 2005年10月,党的十届五中全会强调: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材料三 2006年3月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统观全局,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统筹兼顾,关注民生。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材料二与材料三共同说明了什么?
(2)   从经济生活角度回答党与国家为什么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3)   运用分配、财政与税收知识分析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1           2003—2006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投资构成

注:2003年~2006年,广东省高收入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年增长幅度”庭。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财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房屋、车辆、收入。
材料2           2003-2006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人(单位:元)

材料3              2003-2006年广东省人均GDP情况

注:由于申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2006年股民人数和新开户人数都急剧地增加,股票交易量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繁荣景象,2006年人均购买有价证券投资额较上年猛增52倍。
问题:(1)材料1、材料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材料l、材料2与材料3之间有什么联系?
(3)政府如何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