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和体育遗产。为建成实用高效的奥运场馆,不断优化调整设计方案:一是确保满足奥运会赛事需要,充分考虑赛

材料1: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和体育遗产。为建成实用高效的奥运场馆,不断优化调整设计方案:一是确保满足奥运会赛事需要,充分考虑赛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1: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和体育遗产。为建成实用高效的奥运场馆,不断优化调整设计方案:一是确保满足奥运会赛事需要,充分考虑赛后利用,使奥运场馆能够长期为人民的健身、文化和休闲服务。为了提高场馆赛后利用率,避免出现闲置现象,将部分比赛场馆安排在6所大学里,其中4所大学的为新建场馆,2所大学的为改扩建场馆。这样,赛后可作为大学的体育教学场所,提高利用率。二是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设施,改扩建场馆占全部场馆的一半左右。三是尽量采用临时设施,降低建设和维护费用,减少新建场馆,避免闲置 。
材料2:2009年“中国志愿者日(3月5日)”奥委会主席罗格发致词,“2008奥运无疑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这不仅要感谢取得骄人成绩的各国家和地区的优秀运动员,更要感谢做出巨大贡献和极大支持的数以百万计的志愿者。”北京奥运会上,处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活跃在每一处需要他们的地方,感动世界,带来温暖。令人欣喜的是,曾被担心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的80后、90后青年人,成为志愿者大军中的主力。他们的担当意识和公民意识让人欣慰。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1分析奥运场馆建设的成功经验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2中志愿者的事迹谈谈应如何理解人生价值?
答案
(1)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践的主体,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场馆建设中考虑到能为人民长期健身、休闲服务体现了这一点。
②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场馆建设中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利用现有或临时体育设施,避免场馆建设的闲置与浪费体现了这一点。
③从整体着眼,寻找最优目标,实现了系统优化。北京奥运对场馆建设进行了优化调整体现了这一点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围绕赛事需要和赛后利用进行场馆设计,确保建成高效实用的奥运场馆体现了这一点。
……
(每答出其中三点给满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2)①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
②人首先是价值的创造者,每个人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奉献社会,满足他人。在北京奥运会上,处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活跃在每一处需要他们的地方,感动世界,带来温暖体现了这一点。人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得到社会对自己的尊重,对自己价值的认可,从而实现了对自己的满足。80后、90后青年人通过志愿活动改变社会对他们的看法,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他们的担当意识和公民意识让人欣慰体现了这一点。。
③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主要是看他的贡献,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罗格对中国志愿者的评价体现了这一点。
解析
 第一问设问没有明确给出考查点,因此要认真审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并把关键词句与哲学观点结合起来;第二问指向性明确,考查人生价值观的知识。作答时注意结合材料。
举一反三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0年来,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1)运用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有关知识,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材料二:30年前,安徽省小岗村的18位农民,按下了18颗红手印,搞起了“大包干”,掀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从1978年到2007年的30年间,全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近4140元,农产品彻底告别了短缺时代,广大农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过上了富裕的生活。30年后,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锁定土地与农民。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材料的认识。
材料二:30年改革开放,广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破这一难题,广东经过周密调研后提出,抢抓全球化发展新机遇,构建粤港澳紧密合作区,加强与东盟合作,增创国际竞争新优势。广东决定从今年起再投入500亿元,全面推进“双转移”——推动产业由珠三角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转移,推动农村劳动力培训后向非农产业和发达地区转移,“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促进区域互动协调发展”,实现资源由按行政区域配置转向按经济区域配置。
(3)运用经济常识的知识,分析广东是如何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综合探究:
材料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出现了冰川萎缩,海平面上升,台风飓风频繁登陆,动植物死亡率增加,人们生活受到威胁的问题。我国政府也在其出台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指出,气候变化将对我国的农牧业、生态系统、水资源、海岸带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材料二:针对大气变暖对人们生活的不利影响,07年底,全球气候大会通过了旨在不断减少温室效应、改善全球气候的“巴厘岛路线图”。对此,我国表示将本着“承担共同的但又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
材料三:我国政府日益重视环保工作。2007年11月,国务院第一次以国发形式印发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这一指导“十一五”环保工作的行动纲领。08年2月,国务院已开始进行第一次全国污染源全面普查工作。08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其中撤销环保总局,组建环境保护部,以进一步坚强环保工作。
(1)从经济和政治生活角度看,政府重视环保的依据是什么?
(2)简述材料一、二、三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3)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4)科学研究表明,气候变暖的加速主要归咎于人类的活动。据此某班学生对所在地的企业的大气环保工作进行了调查,并且发现情况并不容乐观。假如你是该班同学,你准备就促进该地企业搞好环保工作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广东作为中国各省市区中最大的经济体,同时也是资源能源最为短缺的省份之一,解决好能源问题,事关广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广东把能源问题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节能减排降耗,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改善生态环境,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广东作为中国各省市区中最大的经济体,同时也是资源能源最为短缺的省份之一。解决好能源问题,事关广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广东现代化建设全局。
问题:那么请根据背景材料体现的辩证法道理分析广东省如何解决能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月1日,新华社授权播发的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指出:2008年,我们战胜重大自然灾害,克服多种困难,农业生产再获丰收,粮食总产再创新高,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局面。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明显减速,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冲击不断显现。尤其在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稳定农产品价格水平,提升农产品质量和规避经营风险,保障农民工就业和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等方面存在巨大压力。
文件要求2009年我们要增强危机意识,充分估计困难,紧紧抓住机遇,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1)、从唯物论角度,说明中央采取的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合理性。
(2)、调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农业如何化解困难,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山东省沾化县大高镇流钟村的农村妇女时路梅,采用自然养猪法,一年出栏毛猪800余头,赚钱40余万元;同时实现了污染零排放,生产低成本,猪肉好品质,堪称养猪业一场环保革命。
自然养猪法,又叫生态环保养猪技术。它是在猪棚里,将菌种按一定比例掺拌木屑、谷壳、稻糠等进行发酵,作为猪舍的垫料。猪舍的垫料能够迅速降解、消化猪的粪便,其有益菌能抑制猪舍中的病原菌,不会产生臭气。猪的粪尿是垫料中微生物菌群的营养来源,可以使微生物有益菌群不断繁殖,转化为猪可食用的菌体蛋白,而成为猪的饲料。垫料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垫料表面温度升高,能***死或抑制细菌、病毒的繁殖,有利于猪的健康成长。采用自然养猪法,猪恢复了拱食和沙浴的生物习性,发病率降低,用药减少,猪肉无药物残留。养猪时不需要专门清理猪棚内的粪便,没有冲圈污水,不会对环境及地下水源造成污染。采用自然养猪法,每头生猪可以增收节支120元。800余头猪不仅缩短了10天的养殖时间,而且少用饲料4万多斤,光料钱就节省5万多元。
今年沾化县坚持循环农业的发展理念,在全县大力推广自然养猪法,把农村的废弃物充分利用起来,转化为生物质能,推进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基本在全县实现了养殖规模化、品种优良化、饲料绿色化和利润稳定化的“四化”目标,极大地推动了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分析说明采用、推广自然养猪法的好处和理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