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2年新疆共培养爱国宗教人士8 000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努尔·白克力在总结大会上希望爱国宗教人士发扬爱国、爱党、爱教的光荣传统,积极引导宗

材料一:2002年新疆共培养爱国宗教人士8 000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努尔·白克力在总结大会上希望爱国宗教人士发扬爱国、爱党、爱教的光荣传统,积极引导宗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2002年新疆共培养爱国宗教人士8 000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努尔·白克力在总结大会上希望爱国宗教人士发扬爱国、爱党、爱教的光荣传统,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引导信教群众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旗帜鲜明地同民族分裂分子作斗争。
材料二:近10年来,“东突”恐怖势力在新疆境内制造了至少200多起恐怖事件,造成162人丧生,400多人受伤。2001年我国政府正式宣布“东突”恐怖势力是国际恐怖主义的一部分。2003年12月15日,中国公安部公布了第一批认定的“东突”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名单。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回答“东突”与宗教和民族的区别。
(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是怎样处理宗教与民族问题的。
(3)我国为什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答案
(1)民族是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的人们共同体。我国只有56个民族,不存在“东突”民族。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我国的五大宗教团体都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社会力量。“东突”势力从事恐怖暴力活动,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阴谋破坏我国统一。“东突”势力属于极端邪恶势力,是国际恐怖主义的一部分。
(2)①在民族问题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坚决反对分裂祖国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②在宗教问题上,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决打击披着宗教外衣的违法犯罪活动。
(3)在我国,广大教徒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同全国人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这是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政治基础。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有利于调动宗教界爱国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积极性,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解析
本题以新疆正常的宗教活动和“东突”为背景材料,考查的知识点涉及民族、宗教、民族原则、民族政策以及我国的宗教政策,考查学生的再现知识、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通过处理类似题目,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分析“东突”、邪教等现象,透过现象抓住其本质,使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举一反三
(18分)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是跨世纪的特大型工程,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千秋大业。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三峡工程建设十分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方针和政策。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兴建水利工程,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党和国家***会同各方专家,对在长江上建设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彻底解决洪患,以及截流选址、筑坝等问题,进行反复研究论证,并在资金、设备、材料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准备,工程凝结了无数人的心血和智慧。目前,三峡枢纽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说明三峡工程建设是怎样体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某地遭特大水灾,面对灾情,议论纷纷,第一种人说:“这是天意,人没法子。”第二种人说:“多年辛苦白费啦,荒年已成定局,无法改变。”第三种人坚定地表示:“灾害虽已发生,这是事实,但以丰补歉还是大有可为的,要自力更生战胜自然灾害。”
结合以上议论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三种人各属什么哲学派别?(6分)
(2)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原理评析这三种人的观点。(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分)A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县办企业中有80%以上资不抵债,面临***。受天灾的影响,一部分刚刚脱贫的农户重新返贫。然而该县大搞“形象工程”,县城大街两旁栽满300元一株的棕树,200元一株的茴香桂,长达54千米的公路两旁每隔两米就有一株塔松,临街所有建筑不论住房还是公厕,全部漆成红色;一些农民在山上培养食用菌,但县里以搞“七乡八镇百里菌长廊”为由,勒令他们搬到公路两旁,造成食用菌大幅减产,使百姓怨声载道。
B县原属贫困县,但该县从本县实际出发,狠抓粮食生产,使粮食产量每年以17%的速度增长。在此基础上,搞多种经营,农民收入6年增长4倍,实现了整体脱贫。
请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县的做法有什么不同?(9分)
(2)A县应怎样做才能实现脱贫?(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1: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和体育遗产。为建成实用高效的奥运场馆,不断优化调整设计方案:一是确保满足奥运会赛事需要,充分考虑赛后利用,使奥运场馆能够长期为人民的健身、文化和休闲服务。为了提高场馆赛后利用率,避免出现闲置现象,将部分比赛场馆安排在6所大学里,其中4所大学的为新建场馆,2所大学的为改扩建场馆。这样,赛后可作为大学的体育教学场所,提高利用率。二是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设施,改扩建场馆占全部场馆的一半左右。三是尽量采用临时设施,降低建设和维护费用,减少新建场馆,避免闲置 。
材料2:2009年“中国志愿者日(3月5日)”奥委会主席罗格发致词,“2008奥运无疑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这不仅要感谢取得骄人成绩的各国家和地区的优秀运动员,更要感谢做出巨大贡献和极大支持的数以百万计的志愿者。”北京奥运会上,处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活跃在每一处需要他们的地方,感动世界,带来温暖。令人欣喜的是,曾被担心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的80后、90后青年人,成为志愿者大军中的主力。他们的担当意识和公民意识让人欣慰。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1分析奥运场馆建设的成功经验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2中志愿者的事迹谈谈应如何理解人生价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0年来,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1)运用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有关知识,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材料二:30年前,安徽省小岗村的18位农民,按下了18颗红手印,搞起了“大包干”,掀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从1978年到2007年的30年间,全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近4140元,农产品彻底告别了短缺时代,广大农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过上了富裕的生活。30年后,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锁定土地与农民。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材料的认识。
材料二:30年改革开放,广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破这一难题,广东经过周密调研后提出,抢抓全球化发展新机遇,构建粤港澳紧密合作区,加强与东盟合作,增创国际竞争新优势。广东决定从今年起再投入500亿元,全面推进“双转移”——推动产业由珠三角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转移,推动农村劳动力培训后向非农产业和发达地区转移,“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促进区域互动协调发展”,实现资源由按行政区域配置转向按经济区域配置。
(3)运用经济常识的知识,分析广东是如何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