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内容。而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内容。而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内容。而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对我们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构建和谐社会对发展先进文化提出了怎样的要求?(28分)
答案
(1)必须搞好理论武装,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必须确立以和谐为宗旨的道德评判体系。
(3)通过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
(4)必须把握宣传导向,营造以和谐为基调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
(5)必须促进艺术创作和文艺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6)必须大力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
解析
社会要和谐,不仅物质文明要发展,而且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发展,如果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不协调,则社会是难以和谐的。先进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大作用,如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激发动力,提高人的精神文化素质,稳定社会等。因此,我们可以从上述角度入手来思考、探究构建和谐社会对先进文化的要求。
举一反三
2004年7月,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估121处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确定《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中国有武当山、苏州园林等多处世界遗产在评估名单之内,这意味着我国的世界遗产现状遭遇“黄牌警告”。国家文物局世界遗产处处长郭旃认为目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重景点轻景观;二是重利用轻保护;三是公约意识不强。《公约》明确规定,不论在世界遗产范围内还是在其缓冲区内进行建设、开发,都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批,可国内很多地方不遵守。
针对材料中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所出现的主要问题,请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并提出你的建议。(1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它的主体工程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综合发挥了分水、导水、壅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的功能,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调控自如的工程体系,既能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灾害发生。都江堰水利工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全世界仅存的一项古代“生态工程”。
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5分)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及意义。(1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2月22日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明确指出:“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材料二:2001年3月,北京新世纪的第一次“两会”,一个新的话题引人注目: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的,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完善治国方略的一个创新,这一思想犹如春风化雨,开启了“两会”代表、委员的思路,他们就此发表了很多发人深思的见解。
谈起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代表、委员们耳熟能详:改革开放20多年来,“依法治国”的理念深入人心,我们制定法律、修订法律成绩突出,普法教育效果显著,本届人大常委会提出,任期内要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必将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然而,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法制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特别是议论起近年来由于道德失范引起的恶性事件和违法犯罪现象,代表、委员们无不心生忧患,充满紧迫感。
材料三:完善成熟的市场经济与坑蒙拐骗、假冒伪劣是水火不相容的,它要求企业必须讲信用、重信誉,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的塑造,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这除了需要法律的规范约束,还需要伦理道德的引导提升。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小康社会”不单纯指物质生活的富足,也包括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生活的不断进步。只有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建设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三,说明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10分)
(2)阅读材料二,如何理解“以德治国”思想是“完善治国方略的一个创新”?(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城市公共交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等车时间长、班次不合理、车内过于拥挤、路堵屡见不鲜……出行难已严重影响到城市百姓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为解决这一难题,很多地方的决策部门适时提出了“公交优先”政策。
“公交优先”不仅指多增加公交车的数量,还要在政府投入、设施用地、道路设置、优先通行权等各方面向公共交通工具倾斜,还实行低票价政策,从而实现公共交通的快捷、方便、优惠,达到为民服务的目的,增强市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阅读材料,请回答:
(1)城市价值评价标准的变化体现了哪些辩证法道理?(6分)
(2)请运用人生观、价值观道理,谈谈你对“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的理解。(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青年的最高荣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获得者、中科院院士贺福初在和首都大学生座谈人生时讲到,我已年届不惑,我最大的不惑是四个字——“输入”“输出”。人在步入社会前,需要社会对个人的“输入”;但当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和知识后,走出校园,就应该对社会“输出”,就必须对社会“输出”,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幸福而“输出”。
运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输入”“输出”的含义是什么?(6分)
(2)怎样理解“应该对社会输出”和“必须对社会输出”?(6分)
(3)在实践中,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输入”和“输出”?(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