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论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理论;一个以这样的理论武装起来的党,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党。八十年多来,中国共产党的每一次理论上的创新,每一个理论成

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论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理论;一个以这样的理论武装起来的党,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党。八十年多来,中国共产党的每一次理论上的创新,每一个理论成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论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理论;一个以这样的理论武装起来的党,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党。八十年多来,中国共产党的每一次理论上的创新,每一个理论成果的产生,都大大地推进了我们事业的发展,给我们党和国家带来新的面貌.(15分)
  (1) 说明我们党八十年多来每一个理论成果产生的影响所包含的哲理。
  (2) 从哲学上说明“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原因。
  (3) 在新世纪,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答案
(1)实践决定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我们党八十年来每一个理论成果的产生,都大大地推进了事业的发展,给我们党和国家带来新的面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若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等角度回答亦可)。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断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主观符合客观。理论只有与不断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相符合,才能真正发挥理论的作用。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不断创新。③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中,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破除思想僵化的旧观念,进行创造性思维。理论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断创新。(若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符合题意,且言之有理,也可。)
  (3)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要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从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基本的国情出发,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新规律,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反对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和教条主义。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做到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尊重客观规律,坚持科学态度。大胆进行探索,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解析
本题没有给出具体的考查点。属于综合性较强的主观题。考查了唯物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等多个知识点。因此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并把材料分成若干层次,把这些关键词句与教材知识相结合。
举一反三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到:“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
辨析:任何意识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面对我国频频发生的地震灾害,2009年4月22日,中国“入地”计划的地球深部探测与实践研究正式拉开序幕。这一研究将通过地球深部探测,全面提升我国预测和深部资源勘察等技术,这将极大推动我国从地质大国向地质强国转变。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开展地球深部探测与实践研究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认识论的基本观点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们党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元化。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十六大指出,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运用学过的有关认识论道理,分析我党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探索过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1月7日8时34分,随着嫦娥一号卫星正式进入距月球200公里的工作轨道,中国将第五张“月球俱乐部”的门票牢牢攥在了手中。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综合国力和航天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中国具备了相当的航天实力。这是中国得以迅速迈入‘月球俱乐部’的根本原因。   37年的时间!中国完成了从地球卫星上天到月球卫星成功绕月的巨大跨越。中国航天由此迈进“深空时代”。从千年梦想起飞至今,嫦娥一号首飞任务实现“准时发射,准确入轨,精密测控,精确变轨,成功绕月”,飞控精准程度和完美过程令世界瞩目。嫦娥一号卫星承担的探测任务,许多也是“月球俱乐部”其他成员没有做过或没有做全的,如探测月壤厚度、绘制月球三维图像等,在世界上都是第一次。    
根据材料,分析中国成为“月球俱乐部”成员这一过程中蕴含的认识论道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后,某班组织学生对现行宪法的四次修改进了比较研究,并进了理性归纳。
次别
时间
增加的主要内容
第一次
1988
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第二次
199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第三次
1999
***理论、依法治国、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第四次
2004
“三个代表”、三个文明、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尊重和保障人权
研究
结论
修宪是一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每次修宪都是根据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把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和基本经济写入宪法,每次修改都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现行宪法的四次修改可以看到,党***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艰辛求索,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运用哲学实践的观点分析该班学生得出的研究结论说明了什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