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利”与“弊”火就是化学上所说的燃烧.根据你对燃烧反应的理解,若以“燃烧的利与弊”做为论题,请阐述你的观点,并列举有力的证据论证你的观点.______.

燃烧的“利”与“弊”火就是化学上所说的燃烧.根据你对燃烧反应的理解,若以“燃烧的利与弊”做为论题,请阐述你的观点,并列举有力的证据论证你的观点.______.

题型:威海难度:来源:
燃烧的“利”与“弊”
火就是化学上所说的燃烧.根据你对燃烧反应的理解,若以“燃烧的利与弊”做为论题,请阐述你的观点,并列举有力的证据论证你的观点.______.
答案
观点一:燃烧的“利”大于“弊”
论据①:燃烧能为人类活动提供能量如燃烧煤、天然气、柴草做饭,火力发电;汽油、柴油燃烧给汽车提供能源.
论据②:燃烧反应能为大自然和人类提供新物质如金属单质在氧气中燃烧获得高纯度的金属氧化物.在化学工业上,人们利用特定的燃烧反应为化学工业提供所需的反应物,如炼铁工业利用炭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用来冶炼铁.含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反应物
观点二:燃烧既有“利”也有“弊”
论据①:燃烧能为人类活动提供能量如燃烧煤、天然气、柴草做饭、火力发电;汽油、柴油燃烧给汽车提供能源.论据②:燃烧能为人类活动提供新物质如金属单质在氧气中燃烧获得高纯度的金属氧化物.
论据③:火灾给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论④:燃烧给自然界带来大量有害的物质.如含碳、硫、氮、重金属元素的可燃物的燃烧给环境带来大量的有害物质.化石燃料燃烧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
观点三:燃烧的“弊”大于“利”论据①:火灾给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论据②:燃烧给自然界带来大量有害的物质.如含碳、硫、氮、重金属元素的可燃物的燃烧给环境带来大量的有害物质.化石燃料燃烧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
举一反三
1969年7月20日,人类首次登月成功,在月球上,宇航员发现没有空气和水,那么,请你设想,下列活动中宇航员可能做到的是(已知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
1
6
)(  )
A.点蜡烛B.放风筝
C.跳远D.种植太空蔬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元月2日,新疆乌鲁木齐市一商品批发市场发生一场特大火灾.据查,火灾的起因是一堆扫帚着火.那么在火灾发生中这堆着火的扫帚所起的作用是(  )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氧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镁条可以在CO2中剧烈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C.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油锅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题型:吴中区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材温度达到着火点就会燃烧
B.炒菜时油锅内油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C.电解水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催化剂在反应后质量和性质都不改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黄色固体.某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右图烧杯中,缓慢倒人CO2后发现处于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同时又惊奇的发现棉花燃烧起来.
I.实验过程中“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Ⅱ.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我们已知“棉花是可燃物”之外,还需满足的条件为______.
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燃烧提供上述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2Na2O2+2CO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1)按上图装配好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
(2)将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中;
(3)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锥形瓶内,并固定活塞位置;A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4)一段时间后,在a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1)C中干燥管中没有出现蓝色
(2)a处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3)D处烧杯中水的温度升高.
实验分析
(1)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为什么要有此装置______;
(2)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3)D装置的烧杯内水温升高的原因是______.
实验结论:“小木条复燃”说明了Na2O2和CO2反应产生了氧气并放出热量;满足了棉花燃烧的条件,棉花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可用(C6Hl0O5n.来表示,试写出纤维素完全燃烧的方程式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