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二氧化碳而变质。某实验小组为确定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流程。请你参与探究过程:(1)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操作一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水和二氧化碳而变质。某实验小组为确定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流程。请你参与探究过程:(1)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操作一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水和二氧化碳而变质。某实验小组为确定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流程。

请你参与探究过程:
(1)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操作一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操作二的名称是       
(2)固体A中一定含有       
(3)溶液B成分的探究:
【查阅资料】①Ca(OH)2、Na2CO3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变化;
②Na2CO3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③CaCl2溶液呈中性。
【猜想】溶液B中的溶质可能为:①NaOH ②Na2CO3
③NaOH和Na2CO3④Ca(OH)2           (填化学式)。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甲、乙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并进行探究:
甲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溶液B中的溶质是Na2CO3
乙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则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OH。
【反思与评价】丙同学认真分析上述两位同学的实验,认为他们的结论均有不足之处,并且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他认为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2CO3,可能含有NaOH。为进一步确认溶液B中是否含NaOH,他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
②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猜想③正确
 
实验步骤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其实验目的是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向样品中加水时还放出大量的热,综合以上探究,下列对样品成分分析正确的是       (填序号)。
A.一定有NaOH
B.一定有Na2CO3
C.一定有CaO
D.至少有NaOH、CaO中的一种
答案
(1)玻璃棒  过滤   (2)碳酸钙(或CaCO3)   (3)【猜想】NaOH 【反思与评价】CaCl2+Na2CO3=2NaCl+CaCO3↓  除尽溶液B中的Na2CO3,避免干扰NaOH的检验(或除去溶液B中的Na2CO3)   (4)B、D
解析
本题以探究样品成分为主题,考查学生对酸、碱、盐的性质、科学探究的认识及综合分析能力。
(1)加水后,为使样品溶解,可用玻璃棒搅拌,通过操作②得到固体和溶液,故该操作为过滤;(2)样品吸收二氧化碳后,可能发生的反应有CaO+H2O=Ca(OH)2,CO2+Ca(OH)2=CaCO3↓+H2O,CO2+2NaOH=Na2CO3+H2O,Na2CO3+Ca(OH)2= CaCO3↓+2NaOH。故过滤得到的固体中一定有CaCO3,还可能有未溶解的Ca(OH)2,因为Ca(OH)2微溶于水。(3)【猜想】溶液中还可能含有未变质或因反应生成的NaOH;【反思与评价】步骤①加入足量的CaCl2,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Na2CO3,避免Na2CO3造成碱性的干扰;(4)放热的原因可能是CaO溶于水,也可能是NaOH溶于水造成的,还有可能是二者共同溶于水造成的,不可确定,但一定含有Na2CO3,故应选B、D。
举一反三
在化学实验室中,对某种化合物的溶液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溶液加入适量K2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②另取少量该溶液加入适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的物质一定是(  )
A.BaCl2B.CuCl2C.Na2CO3D.Ba(NO3)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围绕“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展开了如下探究活动。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同学们一致认为有以下三种情况: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新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说明情况________(填序号)是不可能的。
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现 象
结 论
 
 
情况①正确
 
小红选择了另外一种不同类别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在同学们的合作下,他们顺利完成了探究任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Ba2+一旦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会使血液中的蛋白质凝结,造成中毒,危及生命。然而,BaSO4却能用作X光造影诊断胃肠疾病的“钡餐”,原因是BaSO4的溶解性极小,产生Ba2+的量极微,不足以对人体造成危害。BaCO3也是难溶物质,但它绝对不能替代BaSO4作为“钡餐”,否则会造成中毒,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若误服BaCO3,可服用MgSO4进行解毒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亚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O3)溶液能和BaCl2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钡白色沉淀,亚硫酸钡能溶于盐酸中,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Na2SO3+BaCl2=BaSO3↓+2NaCl;BaSO3+2HCl=BaCl2+SO2↑+H2O,实验室中的亚硫酸钠若保存不当就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钠。为了检验储存的一瓶亚硫酸钠是否变质,取少量亚硫酸钠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溶液少许,滴入氯化钡,然后再滴入硝酸,
(1)若亚硫酸钠未变质观察到的现象是                                
(2)若亚硫酸钠部分变质,观察到的现象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现标为A、B、C、D,分别是碳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镁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
【提出问题】如何区分出四种溶液?
【进行实验】甲同学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氢氧化钡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由此甲同学认为A一定不是(1)          ,甲同学继续向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则甲同学得出结论:A是氢氧化钠溶液。
【表达与交流】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结论,乙同学的理由是(2)                   
于是乙同学另取少量A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一种试剂是(3)          溶液,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4)                  ,由此证明了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同时确定了A。
同学们继续实验:取B、C、D三种溶液置于试管中,分别依次滴加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观察现象。
【收集证据】观察到C中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后,沉淀溶解,产生气泡;D中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B中无明显现象。
【解释与结论】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                     
同学们最终通过实验区分出了四种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