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题中字母所代表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1)A、B均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① 若A发生分解反应能生成B,则A的化学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题中字母所代表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1)A、B均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 ① 若A发生分解反应能生成B,则A的化学式为 。 ② 若A发生化合反应能生成B,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 若D分别与不同类别的两种物质发生反应能生成A、B。其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 (2)E、F、G均由3种元素组成。E与F、E与G能发生化学反应,F与G能相互转化。且它们属于不同的物质分类(酸、碱、盐、氧化物)。则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E ;F ;G 。 |
答案
(1)①H2O2 ②2CO+O2=====2CO2 ③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 (2)H2SO4 Na2CO3 NaOH |
解析
试题分析:(1)若A发生分解反应能生成B,则A可能是过氧化氢,B可能是水;若A发生化合反应能生成B,那么A可能是一氧化碳,B可能是二氧化碳;若D分别与不同类别的两种物质发生反应能生成A、B,那么可能是氯化铁和氯化亚铁,分别发送复分解反应生成; (2)酸碱盐之间可发生复分解反应,根据信息,它们可能是H2SO4 Na2CO3 NaOH。符合它们反应的现象。 |
举一反三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 】 A.盐酸加入烧碱溶液中 | B.锌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 C.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石灰水中 | D.三氧化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
|
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
A.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入水 | B.向一定量纯碱和烧碱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盐酸 | C.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 D.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
|
下列化学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 B.氢气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淡蓝色 | 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 D.点燃棉花纤维能闻到烧焦的羽毛味 |
|
下图五个圆圈代表的五种物质分别是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某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有关现象及反应类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可能是AgNO3溶液 | B.b处发生的反应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 C.c处可能生成白色沉淀 | D.d处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 |
|
(10分)二十一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某市规划确立了“蓝色经济”发展战略,海洋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将是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以下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海水综合利用中遇到的问题,请你参与探究: 问题一、海水制镁过程中如何富集镁离子? 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自提出自己的设想: 甲:直接往海水中加入石灰乳。 乙:高温加热蒸发海水后,加入石灰乳。 丙:向晒盐后的卤水中,加入石灰乳。 通过分析比较,你认为___________的设想最为经济合理(选填“甲”、“乙”或“丙”)。 问题二、粗盐提纯过程中如何除去可溶性杂质? 【查阅资料】 粗盐中含有硫酸钠、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设计实验】 提纯时,先向粗盐水中加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目的是_____①________;再加过量的____②______,除尽杂质阳离子;滤去沉淀,向滤液中加入__③_____,将溶液的pH调为7,即得到精盐水。 问题三、海水“制碱” 的产物成分是什么? 同学们从某企业取回少量碳酸氢钠受热完全分解后的固体样品,为确定其成分,进行 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甲的猜想:样品中只含有碳酸钠; 乙的猜想:样品中只含有氢氧化钠; 丙的猜想: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他们做出上述三种猜想的科学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记录与分析】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1
|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完全 溶解,再加入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乙的猜想 不成立
| 2
| 取步骤1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无明显现象
| 只有甲的 猜想成立
| 【实验结论】 海水“制碱”的最终固体产物是碳酸钠。 【数据分析】 在取回的样品中加入200g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同学们带回了多少克固体样品?(要求有解题过程)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