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同学用某种粗盐进行提纯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1)步骤①和②的操作名称是______.(2)步骤④加热蒸发时

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同学用某种粗盐进行提纯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1)步骤①和②的操作名称是______.(2)步骤④加热蒸发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同学用某种粗盐进行提纯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请回答:
(1)步骤①和②的操作名称是______.
(2)步骤④加热蒸发时要用到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是为了防止______.
(3)猜想和验证: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猜想验证方法实验现象结论
猜想Ⅰ:固体A中含
CaCO3
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并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试管口______猜想Ⅰ成立
猜想Ⅱ:固体A中含
BaCO3
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先滴入______,再滴入Na2SO4溶液有气泡放出,无白色沉淀______
猜想Ⅲ:最后制得的
NaCl晶体中还含有Na2SO4
取少量NaCl晶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再____________猜想Ⅲ成立
(1)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方法就是过滤;故答案为:过滤;
(2)在该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是防止溶液局部过热而飞溅,故答案为:溶液局部过热而飞溅;
(3)猜想Ⅰ: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就是滴加稀盐酸,如果产生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有碳酸根离子,所以现象是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Ⅱ:根据现象可知没有钡离子,应该先加入过量稀盐酸,提供酸性条件,再加硫酸根没有沉淀说明没有钡离子,即第二种猜想错误.故答案为:稀盐酸;猜想Ⅱ不成立
猜想Ⅲ:检验硫酸根应该加入硝酸钡和稀硝酸,如果有沉淀生成说明有硫酸钠,故答案为:加BaCl2;有白色沉淀生成;
(4)设此加钙食盐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
x0.132g
100:44=x:0.132g
x=0.3g
碳酸钙中钙的质量为0.3g×
40
100
×100
%=0.12g
此加钙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0.12g
10
×100%=1.2%
答:钙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1.2%.
在粗盐的提纯过程中,有下列几项操作:①过滤②溶解③蒸发.
(1)其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2)在以上三项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溶解中______、过滤中、蒸发中______.
(3)在蒸发过程中除铁架台、酒精灯、玻璃棒等仪器外,还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__.
如图是用海水提取粗盐的大致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少
D.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
如图操作可完成甲、乙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一步是蒸发
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的玻璃棒都是用来搅拌的
C.乙实验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
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烧杯刚刚用清水洗过,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
以下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
A.B.C.D.
如果将咸菜放置在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咸菜的表面有一层白色晶体析出,这种白色晶体的主要成分是(  )
A.NaClB.Na2CO3C.NaHCO3D.Na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