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均为纯净物),已知它们可能是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某学生的鉴别实验过程记录如下:步骤1:取A、B、C、

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均为纯净物),已知它们可能是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某学生的鉴别实验过程记录如下:步骤1:取A、B、C、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均为纯净物),已知它们可能是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某学生的鉴别实验过程记录如下:
步骤1:取A、B、C、D四种白色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四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馏水2mL,振荡后静置,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只有盛放A的试管中液体呈蓝色,其他均呈无色。
步骤2:继续向盛放B、C、D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稀硫酸,只有D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其他均无明显变 化。
步骤3:将步骤2盛放B和C的试管中固体滤出后,向滤液中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
请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与该学生预测的“只有一支试管中有固体存在,其他试管 中均为澄清溶液”的现象不同,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3中,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请选择下列①或②中的一个问题回答:
①四种白色粉末均已一一鉴别出来,分别是_____________(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②四种白色粉末只能部分被鉴别出来,分别是_____________(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4)对尚未鉴别出来的物质,请设计实验进行确定,并填写下表:
答案
解法1:
(1)取用固体过多(或加水量较少,或固体未能完全溶解)
(2)B(或C)的试管中出现大量白色沉淀,C(或B)的试管中出现少量白色沉淀
(3)①;A是CuSO4、B(或C)是K2SO4、C(或B)是KCl、D是CaCO3
解法2:
(1)取用固体过多(或加水量较少·或固体未能完全溶解)
(2)两支试管中均为出现白色沉淀
(3)②;A是CuSO4、D是CaCO3
实验操作:1.取少量B、C的粉末分别放入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足量水,充分振荡后,观察
实验现象及结论:两支试管中均无色澄清溶液
实验操作: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
实验现象及结论:出现白色沉淀的原物质是K2SO4;仍是澄清溶液的原物质是KCl
举一反三
向FeCl3和H2SO4的混合水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并不断搅拌,在此过程中,若横坐标表示Ba(OH)2溶液滴加的质量,纵坐标表示生成沉淀的质量,能正确表示此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
A.用一定质量的过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B.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C.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
D.分别向等质量的铝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学习过程中发现物质的制备有不同的方法,他用“旋转的风车”归纳了某镁盐F的制备方法(如下图)。其中物质①、②、③依次分别是CuCl2、MgCO3、MgSO4,物质A、B、C、D、E依次分别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风车”中每片“叶轮”上相邻的两种物质相互反应都能生成物质F。则:
(1)物质A、D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C与②反应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西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
A.在某固体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含碳酸盐
B.在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蓝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将一种白色晶体与NaOH溶液混合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产生--该盐一定是铵盐
D.用燃着的木条伸入一集气瓶中,火焰熄灭--集气瓶中所盛气体一定是CO2
题型:河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物质加水充分搅拌,各反应物间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在滤纸上能留下两种不溶物的是[     ]
A.CuSO4、NaCl、Ba(OH)2
B.FeCl3、KOH、NaNO3
C.CuSO4、Ag、Fe
D.K2CO3、NaOH 、HNO3
题型:江西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