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大英县境内的卓筒井是手工制盐的活化石,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世界石油钻井之父”,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也造福了千秋万代.其工艺流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遂宁市大英县境内的卓筒井是手工制盐的活化石,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世界石油钻井之父”,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也造福了千秋万代.其工艺流程包括下面五个步骤: 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②步汲出的卤水浑浊,浓度一般在7~10度(即溶质质量分数为7%~10%,下同),这样的卤水咸度低,耗燃料,成本高,为了把卤水浓度提高18~20度,就产生了“晒卤”这一环节.在“晒卤”的过程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2)第④步“滤卤”和实验室“过滤”的原理一样,都是为了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杂质.在实验室的过滤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第⑤步“煎盐”和实验室 结晶(填结晶的方法)的原理相同. (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Ⅰ.甲、乙两种物质在 ℃时溶解度相同. Ⅱ.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排列为 . Ⅲ.t4℃时,将三种物质各a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种能形成饱和溶液,则a的取值范围是 . |
答案
(1)变大; (2)漏斗;引流; (3)蒸发; (4)Ⅰ.t3 Ⅱ.乙>丙>甲; Ⅲ. 20≤a<40. |
解析
试题分析:(1)在“晒卤”的过程中水蒸发,溶剂减少,所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大;故填:变大; (2)过滤操作需要的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漏斗;引流; (3)第⑤步“煎盐”和实验室蒸发结晶的原理相同;故填:蒸发; (4)Ⅰ根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在t3℃时溶解度相同;故填:t3; Ⅱ根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排列为乙>丙>甲;故填:乙>丙>甲; Ⅲ根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4℃时,将三种物质各a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种能形成饱和溶液,则a的取值范围是20≤a<40.故填:20≤a<40. 点评: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可以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判断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 |
举一反三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 B.t1℃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 | C.t2℃时甲与乙的溶解度相等 | D.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
|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 B.2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C.20℃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 D.降低温度可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
|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时,溶解度排第二物质是 (填字母); (2)要使不饱和的A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办法是 (请选择下列答案序号填空); a.升温 b.加A物质 c.加溶剂 (3)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 (填字母). |
已知氯化钾(KCl)20℃时的溶解度是34g,50℃时的溶解度是42.6g.通过如图的实验操作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20℃时100g水中①②③④⑤ (1)所得溶液中;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的是 ;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2)溶液④的质量为 ;该实验中把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
如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A,B,C代表KNO3三种不同状态下的溶液,请回答:
(1)A,B,C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溶液是 . (2)将C点溶液转化为B点溶液时,溶液温度应该降至 ℃. (3)保持溶剂质量不变,将18.55gA点溶液降温至10℃,可析出KNO3 g. (4)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 0
| 30
| 60
| 90
| 溶解度/g
| 35.7
| 36.3
| 37.3
| 39.0
| 25℃时,将含KNO3,NaCl各40g的固体混合物投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再加热至50℃(溶剂质量保持不变),最终烧杯中剩余的固体成分是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