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①M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②20℃时使三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③分别将5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①M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 ②20℃时使三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③分别将50℃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④三种物质溶解度关系为B>A≥C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
答案
①曲线中交点表示该温度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M点表示的含义是5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②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可以用加入溶质和蒸发溶剂; ③分别将50℃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溶解度减小,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与该温度时溶解度有关,由图示可知B的溶解度大于A,所以B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的溶质质量分数,因为C的溶解度降温后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它的溶质质量分数取决于50℃时的溶解度大小,因为A在20℃时的溶解度比50℃时C的溶解度大,所以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C; ④曲线在上边的溶解度就大,由图示可知B>A≥C时的温度为20℃≤t<50℃. 故答案为: ①5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②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水); ③C; ④20℃≤t<50℃. |
举一反三
如图所示,:A图是物质M和N的溶解度曲线,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M、N饱和溶液,且试管底均有未溶解的M、N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中的固体增多,乙、中固体减少,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氢氧化钠固体 | B.生石灰 | C.浓硫酸 | D.硝酸铵固体 |
|
如图所示曲线a、b、c分别代表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顺序是B>C>A | B.t2℃时,A和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 | C.t3℃时,在100g水里分别加入三种物质各mg,只有A能形成饱和溶液 | D.从混有少量C的A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A,最适宜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 |
|
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 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 | C.将t3℃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晶体 | D.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
|
8、氯化铵和硫酸钠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从图中获取信息正确的是( )A.20℃~40℃,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硫酸钠 | B.两种物质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C.45℃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D.将50℃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至20℃,始终没有晶体析出 |
|
一定条件下,某物质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表,请回答有关问题.
序号 | 温度℃ | 水的质量/g | 所加物质质量/g | 溶液质量/g | ① | 20 | 10 | 2 | 12 | ② | 20 | 15 | 2.5 | a | ③ | 20 | 20 | 7 | 26 | ④ | 30 | 20 | 7 | 27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