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g.(2)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_____

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g.(2)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g.
(2)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我国有些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那么,图中_________(填A或B)的溶解度曲线与Na2CO3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4)人们用上述方法从盐湖中捞得的Na2CO3会含有少量的NaCl.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含NaCl的Na2CO3固体12.5 g,将其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使气体完全放出,共收集到4.4 g CO2气体,则原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答案

(1)a;
(2)相同;
(3)A;
(4)84.8.


举一反三
已在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30℃时,在1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含有45.8g硝酸钾
D.40℃时的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可以使它变浓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小明用热水配制了大半杯硝酸钾饱和溶液,用温度计测得溶液的温度约为60℃.此他将一块较大的塑料块放入烧杯中,塑料块在液面上漂浮.然后将溶液冷却至室温(约为20℃),并注意观察现象.你猜小明观察到了哪两种现象,并用所学的理化知识予以解释.
(1)现象 _________ ,原因是 _________
(2)现象 _________ ,原因是 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25℃时50克水中最多可溶10克A,30℃时50克水中最多可溶15克B,则A、B溶解度相比较为[     ]
A.无法比较  
B.A大于B
C.A小于B
D.A等于B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A、B、C、D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空格内
(1)温度t1℃时,各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
(2)P点所表示的意义是 _________
(3)在t3℃时将四种物质分别溶于100克水中制成饱和溶液,当温度降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物质是 _________ ,最少的物质是 _________ ,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_________
(4)如果分离A与C的混合物,应采用 _________ 法.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地球上物质种类千差万别,但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寻:
表一:硫酸的密度和溶质质量分数对照表(20℃)
表二: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对照表(0℃﹣30℃)
请你分析上述两个表中的内容,并探究下列问题:
(1)由表一可得出的规律是: _________
(2)由表二可得出两种物质溶解度差异的规律是: _________
(3)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