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化钙(CaH2)固体是一种储氢材料,登山运动员常用其作能源提供剂。【查阅资料】①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②钙和氢化钙都能与水反应,均生成氢氧化钙

氢化钙(CaH2)固体是一种储氢材料,登山运动员常用其作能源提供剂。【查阅资料】①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②钙和氢化钙都能与水反应,均生成氢氧化钙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氢化钙(CaH2)固体是一种储氢材料,登山运动员常用其作能源提供剂。

【查阅资料】
①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
②钙和氢化钙都能与水反应,均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氢化钙的制备】
氢化钙通常用氢气与钙加热制得.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制取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固定装置省略).
(1)装置A中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B的作用是                                 
(3)装置D的作用是                                          
(4)装置C中制取氢化钙的化学方程式是                                
【样品成分的猜想】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氢化钙样品的成分有下列两种猜想:
猜想一:全部是氢化钙;  猜想二:                            
【设计实验】现有2.1g氢化钙样品,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二是否成立                       (要求操作、数据和结论).
答案
(1)Zn+2HCl=ZnCl2+H2↑;(2)吸收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3)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与钙反应;(4)Ca+H2 CaH2 ;猜想二:氢化钙和钙;【设计实验】取2.1 g样品与足量水反应,收集反应生成的氢气,若生成的氢气质量等于0.2 g,则猜想二不成立;若生成气体的质量小于0.2 g,则猜想二成立.
解析

试题分析:(1)反应物是锌和盐酸写在等号的左边,生成物是氯化锌和氢气,写在等号的右边,用观察法配平,所以方程式是:Zn+2HCl=ZnCl2+H2↑;(2)碱石灰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水反应,所以碱石灰作用是吸收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水蒸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与钙反应;(4)反应物是钙和氢气写在等号的左边,生成物是氢化钙写在等号的右边,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方程式是:Ca+H2 CaH2;由于钙也是固体,如果钙过量了,氢化钙中会混有钙;设2.1g全部是氢化钙生成氢气质量为X则:
CaH2+2H2O═Ca(OH)2+2H2↑,
42                   4
2.1g                 X
根据解得X=0.2g,所以取2.1 g样品与足量水反应,收集反应生成的氢气,若生成的氢气质量等于0.2 g,则猜想二不成立;若生成气体的质量小于0.2 g,则猜想二成立.
举一反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下所示装置是化学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

(1)研究铁生锈的条件:
如图1所示装置,通过该实验证明铁钉生锈是铁与            作用的结果.
(2)研究燃烧的条件:
装置如图2所示,通过对比                         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要与氧气接触.
(3)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在两个气密性良好且充满二氧化碳的500mL矿泉水瓶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水、氢氧化钠浓溶液,充分振荡,出现图3所示现象.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理由是                                                                                 ;为进一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同学又补充了实验:用注射器向乙瓶中注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兴趣小组同学做的3个小实验.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

(1)若甲中为二氧化锰,连接甲乙装置,                       (填开关“K1”和“K2”的操作),从分液漏斗向甲中加入适量双氧水,该实验可以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甲中为水,丙中为红色溶液,连接甲丙,打开K1,关闭K2,从分液漏斗向甲中加入某药品后,丙中只看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写出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甲中为二氧化碳(K1、K2关闭),连接甲丁,从分液漏斗向甲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一段时间后,打开K1,整个实验过程中甲中观察到现象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学习小组对在实验中吸收过二氧化碳气体的碱石灰成分进行了研究.
【查阅资料】
①碱石灰是CaO与NaOH 的固体混合物,通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及干燥气体.
②碱性的Na2CO3溶液可以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提出猜想】
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      、Ca(OH)2、CaCO3、NaOH和      
【设计方案、收集证据】
(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的碱石灰样品,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有白色沉淀,甲同学认为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乙同学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                    (填化学方程式).
(2)乙同学进一步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过程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从甲同学的烧杯中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    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通过实验及分析,样品中不含有:
                      
【解释与评价】
(1)乙同学进一步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通过称量B装置的质量变化来确定样品的成分及质量(气密性良好,每步均完全反应,操作无误).

多次实验发现测定结果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偏差,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
(2)在老师的指导下乙同学完善了实验装置,并重新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将5.06g干燥的样品放入锥形瓶中;
②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关闭活塞b;
③称量盛有氢氧化钠浓溶液的D瓶质量;
④向锥形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⑤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⑥称量D瓶质量,增重2.2g.
通过分析及计算可知:5.06g样品中各成分及质量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A、B、C、D、E五种物质,它们由氢、碳、氧、钠、氯、钙中部分元素组成.其中,C、E由两种元素组成,A、B、D由三种元素组成.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中的每一步均有明显现象.其中,紫色石蕊溶液遇C溶液变红,C溶液与A、B反应时均产生无色气体,A溶液与D溶液、E溶液反应时均产生白色沉淀.

(1)A溶液遇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A溶液一定呈  性(填“酸”或“中”或“碱”).
(2)A溶液与D溶液反应时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      ,D的常见用途有        (写出一条即可).
(3)在C溶液与B固体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A溶液,先产生气泡后产生沉淀,则加入A溶液后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在A溶液与D溶液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C溶液,测得反应后的溶液pH<7,则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除HCl外,还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Y型管是实验改进时经常使用的仪器.
(1)用图1所示装置研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①若在a处放置红磷,在Y型管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若要研究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应在a处加入                                 
(2)用图2所示装置可以研究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
①在不打开装置的情况下,将Y型管I向右倾斜,使稀硫酸流入碳酸钠中,再恢复至图示装置的角度,即可产生二氧化碳.Y型管II中的现象是                                                     
②不改换实验仪器,将上述实验进行修改,即可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修改方法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