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1):碳酸氢钠(NaHCO3)俗名小苏打,常用于食品和医学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进行加热,发现有气泡,同时还剩余白色固体.他们对白色固体进行

探究(1):碳酸氢钠(NaHCO3)俗名小苏打,常用于食品和医学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进行加热,发现有气泡,同时还剩余白色固体.他们对白色固体进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探究(1):碳酸氢钠(NaHCO3)俗名小苏打,常用于食品和医学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进行加热,发现有气泡,同时还剩余白色固体.他们对白色固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白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一种常见的固体.
【提出猜想】
猜想1:白色固体是碳酸钠,
猜想2: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
猜想3: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兴趣小组为了确定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填写下表: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溶于水,加入过量的中性氯化钙溶液,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1成立
步骤二:取滤液少许,往滤液中滴入:①     
             
【实验总结】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③                             
探究2:某化学兴趣小组把金属钠投到硫酸铜溶液中,实验并非如想象的有红色铜析出,而是生成一种蓝色沉淀.同学们非常好奇并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金属钠投到硫酸铜溶液中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
【查阅资料】钠是非常活泼的金属,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并放出气体,生成的溶液显碱性
【提出猜想】
猜想1: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某碱溶液,某碱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猜想2: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某气体和某碱溶液,某碱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实验探究】
实验一:同学们把一小块切干净的钠投到装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中,点燃生成的气体,听到“噗”的一声后燃烧起来;
实验二:在剩余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发现有蓝色沉淀.
【实验总结】
①两个猜想中的“某碱”是      ,猜想2中生成的气体是        
②水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请你判断猜想    成立.
答案
探究1:
【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溶于水,加入过量的中性氯化钙溶液,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1成立
步骤二:取滤液少许,往滤液中滴入:①酚酞试液(其它合理答案亦可)
②溶液没有变化
【实验总结:2NaHCO3Na2CO3+H2O+CO2↑;
探究2:【实验总结】①氢氧化钠;氢气;
②2Na+2H2O═2NaOH+H2↑;
③1
解析

试题分析:探究1:【实验探究】步骤一加入氯化钙验证了碳酸钠的存在,由于是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所以可以将溶液中的碳酸钠全部反应完全,然后在加入酚酞试液,若观察到溶液没有变化,则说明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钠;
【实验总结】根据上述实验可以知道碳酸氢钠分解产生了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
探究2:【实验总结】①根据反应的物质为水和钠,结合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知道某碱应该为氢氧化钠;实验一中的实验现象“同学们把一小块切干净的钠投到装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中,点燃生成的气体,听到“噗”的一声后燃烧起来”可以知道气体为氢气;
②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知道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③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知道猜想1是正确的
点评:解读有用信息,对操作中的描述和反应现象认真加以分析,再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此类题可迎刃而解.
举一反三
氧化铜能与多种物质反应,能否与氨气(NH3)反应呢?在老师的指导下,某同学进行了探究.(注: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实验设计】按图设计组装好仪器,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

【进行实验】
(1)A中氧化铜全部转化成光亮的红色固体
(2)B中U形管内物质变蓝;
(3)C中集气瓶内收集到一种无色气态单质,该气体用排水法收集的理由是          
(4)从C中水槽里取适量液体于试管内,向试管里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   色,原因是                                                     
【实验结论】氧化铜和氨气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继续探究】(1)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质量
 实验前
实验后
 氧化铜粉末+玻璃管
 65.6g
 59.2g
 
(2)A中玻璃管内的反应证明,氨气的化学性质与    有相似之处(填物质化学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林同学在做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称取2.4g镁条在点燃的条件下与充足的空气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完毕后,称得所得固体的质量小于4.0g.
【提出问题】固体质量为什么会小于4.0g呢?是否发生了其他反应呢?
【查阅资料】镁在空气中燃烧时,除了镁与氧气反应外,还可发生反应:
①2Mg+CO2C+2MgO ②3Mg+N2Mg3N2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固体质量小于4.0g是由于发生反应   (填“①”或“②”)造成的,其理由是                                                         
【实验探究】根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用图所示装置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氮气(含少量稀有气体).可燃物应选择的物质是        (填写物质的字母代号).
A.木炭   B.红磷  C.硫粉
选择的理由是                                      
将点燃的镁条伸入所制得的氮气中,镁条在氮气中剧烈燃烧.
【实验结论】2.4g镁在空气中完全反应后所得固体质量小于4.0g,是由于生成的产物是      的混合物所致.
【评价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小林对燃烧有了新的认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化学小组同学探究“酸的化学性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部分实验内容.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号试管:固体溶解,产生气泡,放热;
②号试管:     
a、金属活动性:
   铜(填“>”或“<”)
b、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2)

③号试管:绿色粉末逐渐溶解,产生气泡,溶液显蓝色.
④号试管:绿色粉末逐渐溶解,产生气泡,溶液显绿色.
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发现问题】碱式碳酸铜与稀硫酸反应形成的CuSO4溶液显蓝色,而与盐酸反应形成的CuCl2溶液显绿色.
【提出问题】同样都含有Cu2+,为什么③号试管中的CuSO4溶液显蓝色,而④号试管中的CuCl2溶液显绿色.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若溶液中Cu2+显蓝色,则SO42+对Cu2+显色无影响,而Cl对Cu2+显色有影响;
猜想二:若溶液中Cu2+显绿色,则                 
猜想三:…
【实验验证】同学们用下列两种不同方案初步验证猜想一,请你补全实验所需试剂:
方案一:取少量③号试管中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猜想一正确.
方案二:取少量④号试管中的CuCl2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猜想一正确.
【评价与反思】同学们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溶液颜色成因复杂,相关知识还有待进一步学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A图实验的结论是                              
(2)B图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3)C图中的实验操作会导致的后果是                
(4)D图中出现的错误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丽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将稀盐酸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地看到有气泡产生,她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                                         
【提出问题】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小丽对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做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实验设计】为验证上述猜想哪个正确,小丽设计了如下方案: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小红认为小丽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实验与结论】小红另外设计并完成了实验,请你帮她填写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                                     
                    
猜想一
正确
步骤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