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图中所标要求组装好的以下Ⅰ~Ⅲ装置,搁置一段时间后,观察所产生的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I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按图中所标要求组装好的以下Ⅰ~Ⅲ装置,搁置一段时间后,观察所产生的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I II IIIA.Ⅰ、II装置中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上升 | B.II、Ⅲ装置中左边液面上升,右边液面下降 | C.Ⅰ、Ⅲ装置中左边液面上升,右边液面下降 | D.Ⅰ装置中左边液面上升,右边液面下降,Ⅱ装置中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上升 |
|
答案
D |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铁丝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氧气作用会生锈,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Ⅰ装置中左边液面上升,右边液面下降,Ⅱ装置中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上升;III装置中液面几乎不动。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这些因素将影响装置内的反应或者气压变化,解题时要充分考虑。 |
举一反三
现有含杂质的氧化铁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为了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该样品10g,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得到如下两组数据:
| 反应前
| 氧化铁完全反应后
| A组
| 玻璃管和氧化铁样品的质量43.7g
| 玻璃管和固体的质量41.3g
| B组
| 烧杯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180g
| 烧杯和烧杯中物质的质量186.8g
| 试回答: (1)你认为应选择 组的实验数据来计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为 。 (2)这位同学所用的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 。 |
小红同学想探究实验室中碳酸钙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横线上的七个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CaCl2。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1)请你写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分别取少量该废液和CaCl2溶液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试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3)你认为小红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证明她的猜想,理由是 。 (4)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 (填字母:A、石蕊试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 稀盐酸 )来代替酚酞试液,理由是 。 (5)若实验证明了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反应完成后过滤就可得到只含CaCl2一种溶质的溶液。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面是初中化学中几组重要的对比实验。
(1)实验1中,观察到A烧杯中的现象是 ,由此可验证分子的性质。 (2)实验2中,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为 。根据此条件,举一例相关的灭火事例 。 (3)实验3中,实验过程中布条能变红色的试剂瓶是 ,C烧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 |
同学们在学习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联想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对反应后的气体成分产生了疑问,某学习小组对该反应产物中的气体成分进行了探究。 〔猜 想〕 ①气体产物全部是CO2 ②气体产物全部是CO ③气体产物 〔查阅资料〕 CO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 〔设计实验〕根据各自的猜想,他们共同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现象与分析〕
现象
| 结论
| 如果装置B , 装置C无现象
| 则猜想①成立
| 如果装置B无现象,装置C
| 则猜想②成立
| 如果装置B ,装置C____________
| 则猜想③成立
| 〔结论〕实验现象证明猜想③成立,同学们的疑问是合理的。 〔反思〕 (1)同学们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出产生CO; ②原因二:反应C+2CuO2Cu+CO2↑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CO; 请你从原因一、原因二中选择其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存在此原因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请你归纳出单质碳在工业上的重要用途 |
下图装置可以完成多个简单实验,具有药品用量少、实验现象明显、尾气不外逸等优点。
(1)若甲中吸有浓氨水,乙中吸有无色酚酞溶液,将甲、乙中的液体同时挤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2)若甲中吸有水,乙中吸有稀硫酸,烧杯①中盛有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烧杯②中盛有碳酸钠粉末。为了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应采取的实验操作是 。 (3)若先将甲中的液体挤出,观察到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请将下表中的试剂补充完整。 气球鼓起是因为装置内气压增大,两次气压增大的原因依次是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