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1)小明在学习中体会到:检验CO2时总是用澄清石灰水,吸收CO2时总是用NaOH溶液。 实验探究:在体积相同盛满CO2的两集气瓶中,分别用注射器注入等

(9分)(1)小明在学习中体会到:检验CO2时总是用澄清石灰水,吸收CO2时总是用NaOH溶液。 实验探究:在体积相同盛满CO2的两集气瓶中,分别用注射器注入等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9分)(1)小明在学习中体会到:检验CO2时总是用澄清石灰水,吸收CO2时总是用NaOH溶液。
实验探究:在体积相同盛满CO2的两集气瓶中,分别用注射器注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NaOH 溶液。实验装置和现象如图所示。
 
现象结论:根据甲装置中产生的实验现象,写出其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解释通常用澄清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检验CO2的原因               ;吸收CO2较多的装置是        
(2)计算验证:另一位同学小白进行了下列计算:
问题假设:有含a克Ca(OH)2的Ca(OH)2溶液和含a克NaOH的NaOH溶液各100g,分别通入CO2气体,生成CaCO3和Na2CO3时,两种溶液吸收CO2气体各多少克?
计算结果:Ca(OH)2溶液吸收了44a/74克CO2气体;NaOH溶液吸收了44a/80克CO2气体(小白想:我只是比较两个结果,可以不约分)
计算结果分析:含等质量溶质的Ca(OH)2溶液和NaOH溶液吸收CO2,Ca(OH)2溶液吸收的CO2的质量多。
结论:吸收CO2应该用饱和澄清石灰水。
思考评价:
小白的计算是否正确          
小白的计算结果分析是否正确:            ;
小白的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                      
(3)现在由你来进行合理的计算验证,你的问题假设是:“       相等的Ca(OH)2溶液和NaOH溶液,分别通入CO2气体,生成CaCO3和Na2CO3时,两种溶液吸收CO2气体各多少克?”
具体计算时,你还需要的数据是                           
答案
(1)CO2+Ca(OH)2=CaCO3↓+H2O  CO2与石灰水作用有明显实验现象,与NaOH无明显现象;乙。
(2)正确;正确;不正确;  因为Ca(OH)2的溶解度很小,所形成的饱和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很小。
(3)体积。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或溶解度)、密度。
解析

试题分析:(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时能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无明显现象,根据甲装置中产生沉淀的实验现象可知,甲装置中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通常用澄清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检验CO2的原因是CO2与石灰水作用有明显实验现象,与NaOH作用无明显现象;由气球膨胀的程度可知,吸收CO2较多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乙)。
(2)解:设NaOH溶液吸收CO2气体为x克,Ca(OH)2溶液吸收CO2气体为y克
CO2+2NaOH=Na2CO3+H2O
44   80
x    a
44:80=x:a
解得,x=44a/80
CO2+Ca(OH)2=CaCO3↓+H2O
44   74
y    a
44:74=y:a
解得,y=44a/74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计算结果正确;当含有相等质量溶质的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时,吸收二氧化碳质量较大的是氢氧化钙溶液,分析正确;但结论不正确,因为Ca(OH)2的溶解度很小,所形成的饱和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很小,并不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3)由于结论中忽视了考虑体积方面的影响,所以可再假设体积相等的Ca(OH)2溶液和NaOH溶液,分别通入CO2气体,生成CaCO3和Na2CO3时,两种溶液吸收CO2气体各多少克?具体计算时,还需要的数据是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密度。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方法及其物质的溶解度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举一反三
(5分)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可使多个化学反应依次发生,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A装置中的试剂足量,B、C、D中的试剂少量):

(1)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稀盐酸逐滴滴下,A中的反应方程式是              
(2)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C中开始和后来观察到的现象是                                       
(4)D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5)E中的现象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小明来到实验室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五瓶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他想这五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请你用方程式表示变质的原理:                    
其变质程度如何呢?
【提出猜想】小明猜想:这五瓶NaOH溶液可能全部变质了,也可能                  
通过查资料,小明知道:C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表中有横线的格。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取第一个瓶中的NaOH溶液2毫升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由无色变红色
             
取第二个瓶中的NaOH溶液2毫升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
白色沉淀
             
取第三个瓶中的NaOH溶液2毫升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试液。
                        
NaOH溶液全部变质
取第四个瓶中的NaOH溶液2毫升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泡放出
             
取第五个瓶中的NaOH溶液2毫升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叙述整个过程出现的现象)
部分变质
【拓展应用】保存NaOH溶液的方法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正确连接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可以验证某混合气体的成分是CO2和CO。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装置导管口的顺序:混合气体→               (填导管接口代号)。装置乙分液漏斗中应加入            
(2)证明CO存在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4)此实验不足之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蔡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依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猜想】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水与过氧化钠反应有氧气生成并放出大量的热
(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检验有氧气生成的方法是是      

(2)能证明该反应能证明该反应放出大量热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3)小蔡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            ______性,由此小蔡同学得出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Na2CO3,你认为小蔡同学的结论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
(4)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探究实验(共8分)
      
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        氢氧化钠溶解于水
A                            B
(1)探究物质性质
上述A、B两个实验都是通过___ ____的变化来间接感知。B实验中___ ____(填a或b)处的水位升高的。
(2)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

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中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它是通过控制可燃物是否与氧气接触和控制___ ____   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能证明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_____ _____;采用了___ ____的实验手段
(3)物质性质的应用:
实验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1
 
___ ____

 
___ ____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