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同学设计出下图所示装置,并进行白磷燃烧实验。   (1)图中标“①”的仪器名称是     。(2)图A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

(6分)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同学设计出下图所示装置,并进行白磷燃烧实验。   (1)图中标“①”的仪器名称是     。(2)图A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6分)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同学设计出下图所示装置,并进行白磷燃烧实验。
   
(1)图中标“①”的仪器名称是     
(2)图A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氧气的收集方法是          
(3)当烧杯内的水受热,温度计显示30℃时,打开图A中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和活塞,在图B中盛有水的试管中有气泡均匀逸出,白磷未燃烧,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      
(4)随着水温升高,温度计显示40℃时,再次打开活塞,白磷在水里燃烧。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1)酒精灯
(2)2H2O2 MnO22H2O + O2↑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3)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4)4P + 5O2  2P2O5 (条件写加热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图中标“①”的仪器名称是酒精灯。
(2)图A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2H2O + O2↑ ;因为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
(3)当烧杯内的水受热,温度计显示30℃时,打开图A中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和活塞,在图B中盛有水的试管中有气泡均匀逸出,白磷未燃烧,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4)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 + 5O2  2P2O5
点评:燃烧发生的条件有:1、有可燃物;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到达可燃物的着火点。
举一反三
(7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

(1)A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开始后,关闭K2、打开K1,可观察到B中现象为       ;C中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待蜡烛熄灭后,铁片上的棉花剧烈燃烧起来,由此可得到的推论是      
(3) 实验开始后,关闭K1和K3,打开K2,观察E中现象,然后打开K3,再观察E中现象,其不同之处是       ,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食品保鲜袋进行了如下研究。
【研究课题】食品保鲜袋的元素组成。
【查阅资料】碱石灰是由NaOH和CaO组成的吸湿剂;无水硫酸铜可作吸水剂,且吸水后由白色变为蓝色。
【提出猜想】保鲜袋可能由“碳、氢、氧”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实验设计】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利用燃烧法测定保鲜袋的元素组成。

【实验步骤】
(1)按上图图示连接好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按图示装好药品和1.4g剪碎的保鲜袋样品,除D、E、F外将仪器按原图组装。
(4)向A中缓慢注水一段时间后,将已称重的D、E两干燥管和未称重的F干燥管接到C的尾端。
(5)点燃C处的酒精灯,直至保鲜袋子碎片完全燃烧。
(6)熄灭酒精灯并继续向A中注水一段时间。
(7)分别对D、E进行第2次称重。
【实验分析】
(1)B处的浓硫酸的作用是    。F处干燥管的作用是     。
(2)在点燃酒精灯前,要向A中缓慢注水一段时间是为了     
(3)熄灭酒精灯后继续向A中注水一段时间是为了   
【实验结论】第1次对D、E称重质量分别为(此处缺少数据);第2次对D、E称重质量分别为(此处缺少数据),则该食品保鲜袋的元素组成为    。(本小题无法解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某一实验结果,当我们要探究其中的一种因素时,就要使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以探究此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通过分析上述数据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1和2、4和5,可得出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反应越快的结论。
B.表明反应物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的只有2和5
C.表明反应体系的温度越高,反应越快的只有6和7。
D.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相近(约15℃),推测其原因是:所有反应中,金属质量和硫酸体积均相等,且金属完全反应,产生热量相等,所以溶液温度变化值相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A                 B          C
(1) A实验: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和          的性质,因此二氧化碳在实际生活中可用于灭火。
(2) B实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使白磷与空气隔绝和        ;通过该实验可得出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可燃物与         接触③温度达到         的结论。
(3) C实验:试管③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铁钉在        的情况下是否生锈;试管①中的铁钉与水面接触的一圈最容易生锈,其原因是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5分)为了研究炼铁原理,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在实验室的通风橱内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其它实验用品略),进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实验,请你一起参与(每套装置限用一次,可以不用)。

A            B                   C
(1)实验室制得的一氧化碳中常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欲用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并检验生成的气体,正确连接装置导管口的顺序是:混合气体→             →g→尾气处理(填导管接口代号)。
(2)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C实验中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为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没有将装置C与D的连接处断开,停止加热后未观察到溶液倒吸现象,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