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爱化学的小明同学在家里建立了自己的小小化学实验室,下图是他平时收集的部分实验仪器和装置,请填空:〔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小明准

酷爱化学的小明同学在家里建立了自己的小小化学实验室,下图是他平时收集的部分实验仪器和装置,请填空:〔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小明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酷爱化学的小明同学在家里建立了自己的小小化学实验室,下图是他平时收集的部分实验仪器和装置,请填空: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小明准备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为便于控制反应速率而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则他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应选择图中的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明还设计了一套制取少量蒸馏水的简易装置,他已经选择了B和C,则他还需选择    (填字母)。
〔4〕正上高三的姐姐告诉小明可利用图中的A、B、G、I来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甲烷的装置,小明据此推测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原理应为下列方法中的    (填序号)  ①加热无水乙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 ②常温下碳化铝和水反应  ③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  ④将某些有机物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
〔5〕小明和小亮还在家里做了如下实验,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物生成。针对蓝色沉淀物的成分,他们展开了探究:       
〖提出猜想〗经过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三种猜想:
猜想一:沉淀物为CuCO3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沉淀物为Cu(OH)2 , 理由:根据Na2CO3溶液的酸碱性可判断Na2CO3 溶液中一定存在着(填离子符号)      。      
猜想三:沉淀物为:                 
〖查阅资料〗CuCO3和Cu(OH)2 均为蓝色固体,不溶于水。受热后均会分解,各自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设计与实验〗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第一步: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过滤、     并晾干后得蓝色固体;
第二步:将下列装置按照 A→B→C的顺序连接并进行实验,发现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白色粉末变蓝。于是小明认为猜想三是正确的。    
〖反思与评价〗小亮认为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不科学的,他的理由是:                                。于是小亮提出了他的改进方法:将上图按照            的顺序连接并进行实验,若实验现象同上,则猜想三是正确的。
答案
(1)分液漏半
(2)ADHJ(或ABHJ)   
(3)ADFI   (4)①
(5)猜想(一):
猜想(二):OH-
猜想(三):沉淀物为CuCO3和Cu(OH)2   洗涤
气体从石灰水中的经过时会带出水蒸气,从而影响对A中是否有水蒸气生成的判断。A→C→B
解析
(1)分液漏斗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仪器,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需要的仪器有上图中的:铁架台、圆底烧瓶、分液漏斗、导管、双孔橡皮塞、集气瓶;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配平即可;故答案为:A、D、H、J;(3)一套制取少量蒸馏水的简易装置,他已经选择了B、C,则他还需选择铁架台、圆底烧瓶、酒精灯和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故答案为:ADFI
(4)由题目信息可知制取甲烷是需要加热的,故答案为:①
(5):(一)猜想与假设:反应物是硫酸铜和碳酸钠,生成物是碳酸铜沉淀和硫酸钠,
猜想(二)氢氧根离子和铜离子能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猜想(三)两种沉淀同时存在,
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过滤、洗涤,并晾干后得蓝色固体
气体从石灰水中的经过时会带出水蒸气,从而影响对A中是否有水蒸气生成的判断
举一反三
(4分)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空气中的气体(﹪)
78
21
0.03
0.07
0.9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其四个主要操作步骤如图(1、2、3、4)所示,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的空白处:

实验步骤
验证依据
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
 
2、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根据                      ,判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3、                                 
                                  
根据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判断氧气含量不同。
4、                                
                                 
根据                           ,判断水含量不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已知木炭粉(假设木炭粉中不含其他杂质)和Fe2O3,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兴趣小组同学对该实验进行如下探究。   
I 生成固体组成分析
(1)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有黑色固体生成,小亮认为生成了铁粉,但小灵却有不同看法,理由是                                      
(2)为进一步确定黑色固体成分,小欢将生成的固体溶于足量稀硫酸,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若同时出现                       的现象,则生成的黑色固体全部是铁。
Ⅱ 生成气体成分分析
【提出假设】生成气体的可能组成有三种:
假设1:生成气体是二氧化碳;
假设2:生成气体是一氧化碳;
假设3:生成气体是            
【设计实验】为确定生成气体的组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装置如图。

(1)实验中通入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N2,分析不通入空气的主要理由是           填序号)。
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使石灰水变浑浊
B.空气中的氧气会和木炭粉反应生成CO或CO2而干扰实验结果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会和木炭粉反应生成CO而干扰实验结果
(2)定性研究:若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反应生成的气体中一定含有               
(3)定量研究:现准确称取16.0 g氧化铁与2.4 g木炭粉混合,在上述装置中完全反应。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1.2 g,且能完全溶于稀盐酸。
【实验结论】处理上述实验数据后可知,假设        正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室欲配制100 g 15%的NaOH溶液,常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
(1)计算:需要NaOH质量为        g,水的质量为         g,约         mL。
(2)称量:
①托盘天平只能准确称量到         g。检查时,若发现指针偏右,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至平衡。称量时应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        中,然后再放在天平的        盘。
②下列仪器中,量取水时需要用到d和   仪器(填序号),溶解时需要用到e和        仪器(填序号)。
a.烧杯、b.10mL量筒、c.100mL量筒、d.滴管、e.玻璃棒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设计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你的改进方法是                      
(2)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Na2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B
鉴别NaCl和NaOH固体
加水溶解并测温度
C
鉴别CO和CO2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D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适量的稀盐酸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