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鄂州)某同学根据土法制烧碱的原理,在100mL水中徐徐加入一定量的纯碱和熟石灰,充分搅拌后过滤。请完成小题。(1)(2分)该同学对滤液中溶质的组成作出了两

(10鄂州)某同学根据土法制烧碱的原理,在100mL水中徐徐加入一定量的纯碱和熟石灰,充分搅拌后过滤。请完成小题。(1)(2分)该同学对滤液中溶质的组成作出了两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鄂州)某同学根据土法制烧碱的原理,在100mL水中徐徐加入一定量的纯碱和熟石灰,充分搅拌后过滤。请完成小题。
(1)(2分)该同学对滤液中溶质的组成作出了两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①:溶质为NaOH 
假设②:溶质为NaOH、Ca(OH)2 
请你再补充一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③:溶质为                    
(2)(2分)如果假设③成立,请你根据下表要求,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结    论
 
 
假设③成立
(1)(2分)比较三种假设,能说明该同学作出假设①的理由是                  
答案
(1)NaOH、Na2CO3
(2)

(1)Na2CO3与Ba(OH)2恰好完全反应
解析
分析: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是生成物,所以肯定有氢氧化钠.如果恰好完全反应,则滤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如果碳酸钠剩余,则滤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如果氢氧化钙剩余,则滤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检验物质的组成实际上就是检验剩余物质.
解答:解:假设3: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是生成物,所以肯定有氢氧化钠.如果恰好完全反应,则滤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如果碳酸钠剩余,则滤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如果氢氧化钙剩余,则滤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故答案为:NaOH、Na2CO3
②如果假设③成立,滤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氢氧化钠是生成物,因此氢氧化钠不用检验,只需检验碳酸钠.碳酸钠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如果有碳酸钠,就可以看到气泡冒出.故答案为: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少量滤液中滴入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假设③成立
③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如果滤液中只有氢氧化钠,说明反应物没有剩余,即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故答案为:Na2CO3与Ca(OH)2恰好完全反应.
举一反三
(10湛江23).(10分)假期,王霞同学在家中与妈妈做面包,发现妈妈揉面粉时在面粉中加入一种白色粉末,做出的面包疏松多孔,口感很好。她很感兴趣,想探究这种“神奇粉末”的成分。
【查阅资料】通过对市场上相关产品进行调查,王霞发现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种商品,
其中,发酵粉与水混合后,产生大量气体,你认为该气体是_____①_____。王霞妈妈告诉她所用的白色粉末就是以上三种商品中的一种。
(1)【设计实验】王霞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
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发现白色粉末溶解,无其他明显现象,实验结论是_____②_____;另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_____③_____,有无色气体产生,王霞认为白色粉末是纯碱。
(2)【实验反思】小明同学认为王霞同学根据上面的实验现象,不能得出白色粉末是纯碱,你若认为小明说法有道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不能得出结沦的原因_____④_____。为了得到鉴别纯碱和小苏打的正确方法,王霞继续查找资料,发现它们有下列的性质
性质
碳酸钠
碳酸氢钠
溶解性
20℃时溶解度21.6g,溶解时放热
20℃时溶解度9.8g,溶解时放热
加热
不分解
发生分解反应,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上面信息,检验白色粉末的方法之一是:20’C时,在100克水中加入12克该白色粉末,充分溶解后,如果有白色固体剩余,则为_____⑤_____,否则为_____⑥_____。
(3)在查找资料过程中,王霞同学还发现纯碱不是碱,是由于其水溶液显碱性而得名。现要验证纯碱溶液是否显碱性,请写出用pH试纸来测其pH值的操作过程_____⑦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长沙47)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观察到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明显外观现象,并同时利用这一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过程及内容,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整套装置(包括CO2及NaOH溶液)放在天平上称量,测得质量为78.2g。
(2)用力推压注射器活塞向密闭的软塑料瓶中注入10mLNaOH溶液(装置如图乙所示),振荡后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静置片刻后,将整套装置再次放在天平上称量,测得其质量仍为78.2g,你对这一结果的解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探究实验,你得到的启示是:①②
①若采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让化学反应在____________中进行。
②为进一步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已发生了化学反应,你还能想到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四川甘孜24)(10分)人类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指出金属铜的一个性质及其对应的用途:
性质                ,对应的用途                 。
(2) 要防止铁制品因锈蚀而报废,就要知道铁制品锈蚀的原因。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                                                                                              。
(3)为了验证铜、银、镁、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小明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a.将体积大小一样的镁片和铁片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和体积都相同的稀盐酸中;
b.将铜片放入到硝酸银溶液中。
请回答:
①在试验中运用“控制实验条件”来设计实验方案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的科学方法。在步骤a中,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       、       、       、       。
②通过步骤a,可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③步骤b中的实验现象是                                                 。
④小红同学认为i,小明同学的实验方案不足以说明铜、银、镁、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还需要进行一个实验,该实验的方法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四川甘孜25)(7分)实验室有一瓶长时间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试剂瓶口处有白色粉末状固体,小明同学感到很好奇,对白色粉末可能的成分进行了猜想:①可能含有氢氧化钠;②可能含有碳酸钠。
(1)小明同学得出猜想②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小明同学取白色粉末少许,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小明同学想证明白色粉末中还含有氢氧化钠,于是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滴入酚酞溶液,酚酞变红,因此小明同学认为一定含有氢氧化钠,你认为对吗?         ,(填“对”或“不对”)你的理由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上海52)下图是利用CO、CO2混合气体中的CO还原CuO的实验示意图。

①仪器a的名称是           。乙装置中应该用酒精灯的      焰加热。
②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装置的仪器b中黑色粉末变红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反应过程中,丙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④该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⑤实验结束后,要从甲装置的混合溶液中回收得到较纯净的NaOH固体。
资料显示,在不同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1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水)
64
85
138
203
285
376
 
利用实验室的试剂和条件,实验步骤如下(其中Ⅰ、Ⅱ、Ⅲ为实验操作):

请具体填写试剂A的化学式以及实验操作Ⅰ、Ⅱ、Ⅲ的名称。
化学式:A               ;
操作名称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