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行。(1)世博园上空飘浮的气球,从安全角度考虑,气球内充入的气体可能是       。(2)世博园区内使

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行。(1)世博园上空飘浮的气球,从安全角度考虑,气球内充入的气体可能是       。(2)世博园区内使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行。
(1)世博园上空飘浮的气球,从安全角度考虑,气球内充入的气体可能是       
(2)世博园区内使用的电动车有效地减少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排放。这些物质中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会造成酸雨的是________,能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中毒的是_______。
(3)被誉为“东方之冠”的中国馆的横梁、柱子的外包装选用的是铝板。铝能与NaOH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X,则X的化学式为          ;NaAlO2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是        
答案
(1)氦气(或He)    (2)CO2  SO CO    (3)H2  +3
解析
:(1)常见的填充气球的气体为氢气和氦气,但是氢气易燃,而不安全,但是氦气的性质稳定,较安全,所以可以填充气球;故答案为:氦气(或He)
(2)三种气体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CO2,会造成酸雨的是SO2 ,能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中毒的是CO;故答案为:CO2 SO2 CO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可以得出X的化学式为:H2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由物质的化学式NaAlO2,计算其中Al元素的化合价.
设化合物NaAlO2中Al元素的化合价为x,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则(+1)+x+(-2)×2=0
解得x=+3;
故答案为:H2、+3.
举一反三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如图:甲、乙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甲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产物为乙和丙),乙和丙之间可互相转化,请任选其中一个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2)石灰水敞口放置会变质。
(3) 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

A             B               C                   D
A.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至质量不再减轻
B.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
C.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盐酸
D.生锈的铁钉与稀盐酸反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验证CO2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该同学连接装置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认为:在此实验中_______(填“有”或“没有”)必要连接此装置。
(2)利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开始通入CO2气体时,在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在初中化学中常用来检验CO2气体,是因为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在C处可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图是某同学对二氧化碳部分知识构建的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省略)。
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物质a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
(2)物质b主要成分中阳离子是________;
(3)物质c(C6H12O6)所属类别是________该物质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4)写出由CO2生成物质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标出物质e化学式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的微型一体化装置图,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请回答17~19题。
小题1:挤压胶头,滴入稀盐酸。过一会儿,用燃着的木条放在微型集气瓶口,如果       木条火焰熄灭           ,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小题2:生成的二氧化碳在装置内与1、2处的溶液反应,1处的反应现象是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处生成了白色沉淀。
小题3:用橡胶塞塞紧微型集气瓶口,再反复挤压几次胶头。一段时间,氢气化钠溶液被吸进了微型气体实验器和微型集气瓶中。这是由于 2NaOH + CO2 ==Na2CO3 + 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缘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