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用如图1给出装置,设计实验以粗略测定铜的相对原子量(已知氢、氧原子的相对质量)回答提出问题.(1)按气流从左至右流向,仪器组装连接顺序为(用大写字母标)___

例用如图1给出装置,设计实验以粗略测定铜的相对原子量(已知氢、氧原子的相对质量)回答提出问题.(1)按气流从左至右流向,仪器组装连接顺序为(用大写字母标)___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例用如图1给出装置,设计实验以粗略测定铜的相对原子量(已知氢、氧原子的相对质量)回答提出问题.

(1)按气流从左至右流向,仪器组装连接顺序为(用大写字母标)______.
(2)各组仪器接口顺序为(用小写字母标)______.
(3)如图2,写出下列装置的作用A______B______F______.
答案
(1)用E装置用锌粒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氢气,然后连接F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再连接A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然后用干燥、纯净的氢气还原氧化铜,连接C,生成的水用装置D完全吸收,根据生成水的质量来计算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D,所以在D后面连接一个B装置;故答案为:E→F→A→C→D→B;
(2)根据接口位置要把握洗气瓶导管,长进短出,干燥管粗进细出;故答案为:
(3)A中的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氢气中水蒸气;B中的浓硫酸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干燥管;F中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故答案为:干燥氢气;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防止进入干燥管;吸收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举一反三
已知某食盐中掺有纯碱.为测定纯碱含量,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

(1)组装仪器______.
(2)准称D装置为m1克.
(3)准称样品混合物的质量n克放也入B内.
(4)______,使稀H2SO4缓缓滴在样品上,直至不再产生气泡.
(5)向A中鼓入空气,要缓缓进气几分钟后,再称______(仪品名称)的总质量为m2克),
请你:(1)将步骤中缺处补充完整.
(2)鼓入空气目的是______,A应盛______溶液(俗称),用作______.
(3)步骤4、5操作要慢,缓其目的是______,过快,导致实验值______(偏大或小).
(4)E作用______.
(5)由记录数据处理,含有纯碱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6)夹子K在______操作后打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确定气体X(可能为H2、CO、CH4的一种),将X点燃,将其产生通过A、B两个洗气瓶,无明显现象,B中溶夜可使酚酞变红
(一)试回答:(1)A中盛有______溶液,B中液体应为______.
(2)填表√表示增加,×表示不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质量×
B质量×
X化学式
燃烧方程式
岳阳盛产龙虾.而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B.观察C.猜想D.做结论
在化学实验室,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一瓶没有密封好的NaOH已经结块.
提出问题:结块后的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为碳酸钠
猜想二:固体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固体中有碳酸钠的原因______.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pH>7,BaCl2溶液pH=7,Na2CO3+BaCl2=BaCO3↓+2NaCl
进行实验:从瓶中取出一定量的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再将溶液分三等份分别装入A、B、C三支试管,进行如下实验.
同学们根据实验现象,认为结块固体中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实验分析:
(1)根据同学们的实验结论,三支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B试管中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2)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_.
实验设计:为进一步确定固体的成分,请写出你设计的实验方案______.
实验反思:
(1)试剂瓶中的固体结块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2)在溶解固体时放出了一定的热量,依据此现象有同学认为该固体中一定有氢氧化钠,为验证该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还应该进行的实验是______.
工业生产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下列装置是测定纯碱在该混合物中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法之一.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称量干燥管I、II及其干燥剂的总质量分别为W1、W2
③将称量好的纯碱样品mg放入广口瓶B中,关闭分液漏斗旋塞;
④在未连接干燥装置之前先通入空气几分钟,然后关闭开关a,再连接好干燥装置;
⑤从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关闭分液漏斗旋塞:
⑥打开开关a,缓慢鼓入空气几分钟后,再称量干燥管I的质量为W.回答下列问题:
(1)最初鼓入空气的目的是排除装置A、B、C中的空气,防止测定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
(2)若去掉干燥管II,将使测定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
(4)装置A中一定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5)装置B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6)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选择题中所给字______母表示).